第36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这些戏份,陈可欣足足找来了上千名会骑马的演员。
  同时陈可欣要求画面真实,最好在打斗的时候一个威亚都不要用,一个花哨的招式都不要设计,全部都要实。
  这种要求在其他动作指导看来可能就是外行指导内行,毕竟按照陈可欣的意思,很多工序和细节都要被颠覆。
  但这部戏的动作指导是姜白,姜白最懂什么是真刀真枪的干,既然你说不用威亚,那我就按照不用威亚的来,既然你不要花哨招式,那我就全给你换成实战用的。
  反正有动作戏的都是成熟的武打演员。
  所以从一开始姜白给到陈可欣的那些动作设计,陈可欣看过之后,也只是改了少数几个地方。
  但作为动作指导,不仅仅要设计演员们的武打动作,另外战场上的画面也需要姜白去进行设计,包括打仗时士兵们所谓的阵型,到了什么地步要变成另一种对敌的阵法。
  还有这些画面要如何进行拍摄,是用几个架设在远处的远景进行长镜头拍摄,还是动用无人机在天上拍摄也都需要姜白来做。
  可在这一点上他们二人又有了分歧,姜白的想法是既然要拍出大场面,那肯定就得用远景,把远处的长焦镜头和无人机结合起来,有动也有静,然后再拍摄一些士兵和主演们的战斗镜头就差不多了。
  但陈可欣却想要拍摄一些更细的东西,比如士兵流血的脸部,杀红眼的狰狞表情。
  最后他们讨论了半天,决定分成两边来搞。
  陈可欣就负责这些更加具体的特写,姜白这边则是负责大场面。
  他们两个虽然分好了工,但这部电影的总摄影黄岳太却遭老罪了。
  本来陈可欣拍戏就麻烦,这个细节也要拍,那个细节也要拍,现在又多了一个姜白,两头他都要照顾到。
  另外这部电影是他从影三十年来,动用演员最多的电影。
  根据陈可欣和姜白二人的设计,拍大场面一共要用到三条轨道,每一根轨道都要布置八台摄影机,同时拍三条,也就是二十四个机位。
  就算拍文戏也得同时布置三四个机位,以确保记录下演员脸上的每一个细节。
  没错,这就是陈可欣的要求,而且他不光对镜头要求高,对于演员们的要求也同样很高,在说每一句台词的时候,身上的动作,面部的表情都抠得很死。
  比如,三个主演在准备去投靠朝廷的时候,三位大人坐在座位上,他们三个则是跪在后面。
  两三位朝廷里的大人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都要通过表情体现出来。
  观众们可以注意不到,但他必须要让这些镜头呈现在荧幕之上。
  但好在饰演这三位大人的演员也都是老戏骨,只要导演提出了要求,那他们就一定要做到。
  晚上回去拼命地琢磨剧本,理解每一句台词背后的含义。
  姜公、狄公和陈公三个人各自为营,除了姜公之外,另外两个都想拉拢他们三个。
  而这些大人物之间的台词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在他们的潜心研究之后,三人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满满的是戏。
  将他们三个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要各自暗中壮大的心思演的入木三分。
  第325章 投名状
  姜白觉得至少这样才能算是个合格的演员。
  一举一动一眉一眼之间都是戏,这一看就是在角色上下过苦功的。
  而另一边李连结为了这部戏也非常用功,之前他拍的都是武戏居多,所以现在的他虽然名气已经相当高了,在国内的武打演员中,名气都是数一数二的,但从来没有拿过任何一个电影节的影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