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3 / 3)
因为开海和市舶司,整个沿海的海商都被绑上了宋时的战船。这些年在南洋开垦的收益,也按份额都均分到了海军的头上,更不用说,
整个大魏的大部分财政收入和军工后勤支撑,以及万物工坊的科技树都在宋时的掌握之中……
哪怕是其他人上位,宋时现在身后所裹挟的那些势力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相将宋时推到前面。
打仗,打的是武力,但是同时打的也是经济。
大量的水利设施取代了繁重而重复的劳力,标准化的工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消耗,南洋不远万里运回的粮食和物资稳定了大魏的物价,南溟缓解了未来三百年的土地矛盾,南洋的赚取的白银更是成为了帝国财政的命脉。
没有宋时想方设法的挖掘财源平衡民生,现在的大魏早就走上了穷兵黩武百业凋零的状况了。
况且镇远军的教导员体系也是宋时一手搭建的,对于镇远军的内部思想动态,宋时一直抓的很严。
不管是龚敬还是贺章,在打仗上或许优于宋时,但是在内政上,却很难做到宋时这么妥帖细致。
一个强大的军工复合体可以结束乱世,但是想要开启一个盛世需要的却不是这些。何况宋时对着万国世界地图画出来的饼那是又大又香,一旦跳出了大魏这个视角,将视线放到了全世界,手中的东西就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了。仅凭着欧巴罗那廖廖数千人就能征服一个甚至面积不小于大魏的国度。 ↑返回顶部↑
整个大魏的大部分财政收入和军工后勤支撑,以及万物工坊的科技树都在宋时的掌握之中……
哪怕是其他人上位,宋时现在身后所裹挟的那些势力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相将宋时推到前面。
打仗,打的是武力,但是同时打的也是经济。
大量的水利设施取代了繁重而重复的劳力,标准化的工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消耗,南洋不远万里运回的粮食和物资稳定了大魏的物价,南溟缓解了未来三百年的土地矛盾,南洋的赚取的白银更是成为了帝国财政的命脉。
没有宋时想方设法的挖掘财源平衡民生,现在的大魏早就走上了穷兵黩武百业凋零的状况了。
况且镇远军的教导员体系也是宋时一手搭建的,对于镇远军的内部思想动态,宋时一直抓的很严。
不管是龚敬还是贺章,在打仗上或许优于宋时,但是在内政上,却很难做到宋时这么妥帖细致。
一个强大的军工复合体可以结束乱世,但是想要开启一个盛世需要的却不是这些。何况宋时对着万国世界地图画出来的饼那是又大又香,一旦跳出了大魏这个视角,将视线放到了全世界,手中的东西就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了。仅凭着欧巴罗那廖廖数千人就能征服一个甚至面积不小于大魏的国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