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姜看向他,心中已有决断:“你想做什么?”
  崔云舟缓缓道:“太原虽非长安,但却是兵家要地,若安禄山要夺天下,绝不会放过这里。我已打探到,有人想趁乱控制太原,届时这里会成为战场,我们若继续待在此地,便如待宰之鱼。”
  裴姜眉心微蹙:“你的意思是……提前离开?”
  ——局势未明,前路未定。太原固然尚可容身,但随着战乱逼近,他们终究不能置身事外。
  夜色沉沉,太原城外的寒风呼啸,街头的商贾行色匆匆,军士巡逻的步伐更加频繁了几分。
  自从安禄山反叛的消息传来,城中的氛围便愈发紧张,官府加强了巡查,生怕城内有人暗通叛军。
  而在这乱局之中,裴姜与崔云舟却在悄然布局。
  裴姜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心思却飘向远方。她的身旁,年仅十三岁的李烬正伏案而坐,认真研读兵书。弟弟的脸庞仍带着几分少年的稚嫩,但眼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长安的消息如何?”她抬眸望向崔云舟。
  崔云舟站在窗前,望着外头渐渐沉入黑暗的街道,语气低沉:“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出潼关了。”
  裴姜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
  潼关,乃长安东面的屏障,一旦失守,长安便再无险可守。
  “消息属实?”
  “军中传来的战报,太原都督府的人已经收到,甚至开始调派军队,但朝廷上下依旧混乱。”崔云舟回头看向她,“太原不会永远安稳,我们必须尽快做决断。”
  裴姜沉思片刻,缓缓道:“太原军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即便此刻城中戒备森严,真正忠于朝廷的又有几人?若安禄山的兵锋直指太原,这里的将领怕是也会观望。”
  “你是说……策反?”崔云舟若有所思。
  “我们不能明着动手,但可以暗中渗透。”裴姜轻轻合上书卷,目光如水般沉静,“此刻的太原军中有不少边军旧将,其中有许多人家眷都在长安,若能让他们明白安禄山的威胁,便可趁机收拢。”
  崔云舟点头,随即又道:“但太原始终是圣人的地盘,我们迟早会引起注意。哪怕能拉拢部分军队,也不足以与真正的权臣对抗。”
  “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太久。”裴姜看向窗外,眼神透着果断,“荆襄才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地。”
  ——太原只是暂时的藏身之地,他们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入冬时分,裴姜与崔云舟一行人悄然离开太原,一路向南。
  薛眴父子也正式加入了拥护李烬的队伍之中,局势动荡,一行人却满怀激动的心情。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化整为零,以商队的名义分批出发,带着用现银兑换的大批飞钱、珍贵的药材、粮食,以及数十名精锐护卫,一路南下,直奔荆襄。
  荆州,长江北岸的重镇,素有“南北咽喉”之称。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商贸繁荣之地,商贾云集,富庶无比。
  此刻的荆襄虽未直接卷入战火,但唐军、地方节度使、地方豪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暗潮涌动。
  未到荆州,裴姜便让希罗和薛眴父子先行一步,以商贾身份置办产业,在城中开设钱庄与药铺,一方面扩大财力,一方面暗中联络地方士绅与军中将领。
  与此同时,崔云舟也打算借机接触那些被朝廷遗弃的旧部,尤其是流亡至此的将领与兵士。
  荆襄地区地处长江流域,粮食、药材、布匹、铁器等物资流通极为关键。
  裴姜利用商队的名义,大量收购粮食和武器,囤积军资,同时在长江沿岸设立船队,掌控水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