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3 / 3)
这是相里亭曾去过的世界,他翻遍这三个世界的书籍,也在那上边行了数万里路,对背景熟悉至极,很好下手,而且之前的经历与幻想都能有所用处。
相里亭放下笔,脑海中思绪纷乱,各种场面在里边浮现,好像三本不同类型的小说情节化成实像,影像混乱地交叠在一起,难以理清。
他闭了闭眼,实在很难抉择要写哪一本,索性暂时不去想这些。
一个想法浮上脑海:他现在已经不是一指禅时速五百的一指禅了,如果情节全都设定好,用意念输入法也很快,那么是不是可以贪心一点,干脆一点全都写,直接三开?又或者将三个元素整个起来写?
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再也没法消散下去,极具诱惑力。
但自己写和照搬原主写的毕竟不一样,相里亭不确定用意念输入法能不能成。
毕竟意念输入法只能输出有序的文字,像是不成文的杂乱想法是没法输出的,相里亭第一回写故事,无法把握到时候自己的思路是否会随着剧情推进一直保持清晰。
到时候,每一次情节处理、人物描写、叙述方式、语句组织,小到用字与标点都是一道坎。
屈起的指尖微动,在电脑桌面上轻轻叩响,相里亭不畏惧这些大坎小坎,对一个故事讲述者来说,一个故事能否打动人才是最要紧的。
作者是编剧,用文字筑起地基,读者是导演,用想象在脑海进行排演。他要做的,就是将剧本打磨好,把地基筑牢。
思路逐渐清楚,相里亭提笔在本子上圈出废土两字,启动意念输入法,将新书的构想整理在码字软件上。
反正不是正文,相里亭放开了进行设定。
直到夜幕降临,单是背景相里亭就写了三万字,甚至犹觉不够。
相里亭隐隐有种踏实的感觉,他好像摸到了一条适合的写文道路,对设定不自信,那就先写大几十万字定调,写着写着就知道正文该怎么下笔了。 ↑返回顶部↑
相里亭放下笔,脑海中思绪纷乱,各种场面在里边浮现,好像三本不同类型的小说情节化成实像,影像混乱地交叠在一起,难以理清。
他闭了闭眼,实在很难抉择要写哪一本,索性暂时不去想这些。
一个想法浮上脑海:他现在已经不是一指禅时速五百的一指禅了,如果情节全都设定好,用意念输入法也很快,那么是不是可以贪心一点,干脆一点全都写,直接三开?又或者将三个元素整个起来写?
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再也没法消散下去,极具诱惑力。
但自己写和照搬原主写的毕竟不一样,相里亭不确定用意念输入法能不能成。
毕竟意念输入法只能输出有序的文字,像是不成文的杂乱想法是没法输出的,相里亭第一回写故事,无法把握到时候自己的思路是否会随着剧情推进一直保持清晰。
到时候,每一次情节处理、人物描写、叙述方式、语句组织,小到用字与标点都是一道坎。
屈起的指尖微动,在电脑桌面上轻轻叩响,相里亭不畏惧这些大坎小坎,对一个故事讲述者来说,一个故事能否打动人才是最要紧的。
作者是编剧,用文字筑起地基,读者是导演,用想象在脑海进行排演。他要做的,就是将剧本打磨好,把地基筑牢。
思路逐渐清楚,相里亭提笔在本子上圈出废土两字,启动意念输入法,将新书的构想整理在码字软件上。
反正不是正文,相里亭放开了进行设定。
直到夜幕降临,单是背景相里亭就写了三万字,甚至犹觉不够。
相里亭隐隐有种踏实的感觉,他好像摸到了一条适合的写文道路,对设定不自信,那就先写大几十万字定调,写着写着就知道正文该怎么下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