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2 / 2)
大燕设置御史台来监察百官, 最高长官为御史中丞, 手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 侍御史一十五人,察举官吏违法之事。
“竟有此事?”永元帝惊诧道。
“陛下, 此事干系甚大,谢家当年谋反之事,乃是丁大司马秉公执法,廷尉府公正办案, 先帝亲自下令才将谢氏一族尽数诛灭, 不想竟有漏网之鱼,不知何人胆大包天协助谢谌出逃西北,让其屡立战功, 如今竟然成了护卫我燕都的长水校尉,此事要是不查明,我大燕国法何存?”一名官员也说道。
“廷尉大人所言极是。”所有人附和道。
廷尉位属九卿之一,掌管司法判决, 负责审理皇帝、三公交由的案件和地方郡国上诉的案件,权力极大。
“启奏陛下,臣有一言。几位大人还未查清事实便已认为卫校尉是谢家人, 是否过于草率,难不成听上一耳朵民间传言便可指认朝中大臣,那岂不是有损公道。”有官员持反对意见, 大声道。
“夏爱卿所言也有理。”永元帝状似思量道。
夏翊又道:“况且卫校尉战功赫赫,乃是有功之人,如今民间突然流言四起,明眼人自然知道是冲着卫校尉而来,若是让流言蜚语重伤忠臣,岂不是要寒功臣之心。”
廷尉易池大声驳斥道:“夏大人莫不是以为朝中大人眼瞎不成,那卫仲宣的长相分明就是谢谌,还能有假不成?”
“就是,就是,我以前见过那谢家公子,长成那个样子谁会不记得。”
“我也见过,当然名满燕都的谢家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日献俘礼我便瞧着像,真真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有人能死而复生呢,现在想想,那明明就是谢……”
一声咳嗽传来,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声音霎时没了个干净,丁岩何道:“陛下,既然此事难了,但毕竟卫校尉难脱嫌疑,不如先将他下狱,由廷尉府细细审理,自然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阮青昀从殿外走进来道:“大司马此言差矣,我看如今应当先查明传闻来处,而不是将卫校尉下狱,若卫校尉有冤情,岂不是要错冤好人。”他上前朝永元帝行礼,“见过陛下,卫校尉和林大夫已经带到。”
林书阁和谢谌也向永元帝行礼,丁文博随手行了一礼,对阮青昀道:“阮大人又怎知他是冤枉的?我看还是大司马的提议最妥当,将此人下狱,我就不信他敢不说实话。”说话间看向谢谌的眼神带着十足的挑衅。
林书阁冷笑道:“我道丁大人今日带兵上门是为何事,原来是想肆意捉拿朝中官员投入狱中,然后严刑拷打,重刑之下,便是铜皮铁骨也扛不住,如此一来不用审理便可屈打成招,将罪名安给卫校尉。”
“林大夫可不要徇私,人人皆知你与卫校尉手足情深,你的辩词自然向着卫校尉。”
林书阁恭敬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我乃御史台下侍御史潘秉承。”
“潘大人,我与卫校尉关系亲密,可有违大燕律法?国法严明,私交岂能撼动,若以私交来论,朝堂众人谁人互不相识?依大人所言,若是判定私交尚可者定会徇私,那朝堂之上、满朝文武每遇到一案,必得查主审人是否与嫌犯私交尚可,如此一来谁人能审案?”
他语气果决,掷地有声,又向永元帝道:“臣恐有人是以避嫌为由,来堵塞谏言之道,我朝自武帝朝起便广纳谏言,朝堂风气为之一振,自此我朝历代先王莫不遵训祖法,若是谏言一路被挡,长此以往,朝堂岂不成了一家之言,不知潘大人此举有何意图?”
潘秉承被气得倒仰,不让他为卫校尉说话竟被安了如此罪名,如此大的帽子被扣下来堵得他哑口无言,还连累丁家被含沙射影了一通,那边丁家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他连忙道:“陛下明鉴,臣决无此意啊,林大人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 ↑返回顶部↑
“竟有此事?”永元帝惊诧道。
“陛下, 此事干系甚大,谢家当年谋反之事,乃是丁大司马秉公执法,廷尉府公正办案, 先帝亲自下令才将谢氏一族尽数诛灭, 不想竟有漏网之鱼,不知何人胆大包天协助谢谌出逃西北,让其屡立战功, 如今竟然成了护卫我燕都的长水校尉,此事要是不查明,我大燕国法何存?”一名官员也说道。
“廷尉大人所言极是。”所有人附和道。
廷尉位属九卿之一,掌管司法判决, 负责审理皇帝、三公交由的案件和地方郡国上诉的案件,权力极大。
“启奏陛下,臣有一言。几位大人还未查清事实便已认为卫校尉是谢家人, 是否过于草率,难不成听上一耳朵民间传言便可指认朝中大臣,那岂不是有损公道。”有官员持反对意见, 大声道。
“夏爱卿所言也有理。”永元帝状似思量道。
夏翊又道:“况且卫校尉战功赫赫,乃是有功之人,如今民间突然流言四起,明眼人自然知道是冲着卫校尉而来,若是让流言蜚语重伤忠臣,岂不是要寒功臣之心。”
廷尉易池大声驳斥道:“夏大人莫不是以为朝中大人眼瞎不成,那卫仲宣的长相分明就是谢谌,还能有假不成?”
“就是,就是,我以前见过那谢家公子,长成那个样子谁会不记得。”
“我也见过,当然名满燕都的谢家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日献俘礼我便瞧着像,真真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有人能死而复生呢,现在想想,那明明就是谢……”
一声咳嗽传来,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声音霎时没了个干净,丁岩何道:“陛下,既然此事难了,但毕竟卫校尉难脱嫌疑,不如先将他下狱,由廷尉府细细审理,自然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阮青昀从殿外走进来道:“大司马此言差矣,我看如今应当先查明传闻来处,而不是将卫校尉下狱,若卫校尉有冤情,岂不是要错冤好人。”他上前朝永元帝行礼,“见过陛下,卫校尉和林大夫已经带到。”
林书阁和谢谌也向永元帝行礼,丁文博随手行了一礼,对阮青昀道:“阮大人又怎知他是冤枉的?我看还是大司马的提议最妥当,将此人下狱,我就不信他敢不说实话。”说话间看向谢谌的眼神带着十足的挑衅。
林书阁冷笑道:“我道丁大人今日带兵上门是为何事,原来是想肆意捉拿朝中官员投入狱中,然后严刑拷打,重刑之下,便是铜皮铁骨也扛不住,如此一来不用审理便可屈打成招,将罪名安给卫校尉。”
“林大夫可不要徇私,人人皆知你与卫校尉手足情深,你的辩词自然向着卫校尉。”
林书阁恭敬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我乃御史台下侍御史潘秉承。”
“潘大人,我与卫校尉关系亲密,可有违大燕律法?国法严明,私交岂能撼动,若以私交来论,朝堂众人谁人互不相识?依大人所言,若是判定私交尚可者定会徇私,那朝堂之上、满朝文武每遇到一案,必得查主审人是否与嫌犯私交尚可,如此一来谁人能审案?”
他语气果决,掷地有声,又向永元帝道:“臣恐有人是以避嫌为由,来堵塞谏言之道,我朝自武帝朝起便广纳谏言,朝堂风气为之一振,自此我朝历代先王莫不遵训祖法,若是谏言一路被挡,长此以往,朝堂岂不成了一家之言,不知潘大人此举有何意图?”
潘秉承被气得倒仰,不让他为卫校尉说话竟被安了如此罪名,如此大的帽子被扣下来堵得他哑口无言,还连累丁家被含沙射影了一通,那边丁家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他连忙道:“陛下明鉴,臣决无此意啊,林大人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