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紫微洞府,其名之起,便是百年前的一个传说。
  那时的人皇善习奇异秘术,预料到江山之安定犹如自池中取瓢之饮水,终有干涸枯竭之日。而事发的源头,在于错误决策的积弊,最终累积堆砌成大厦将倾、难以挽回的局面。因此,在曾修习的宝山中辟出一洞府,盛放珍宝秘器,锦囊批语,以力求江山之重固。
  但听此轶闻者无数,其中更有数不胜数的人蜂拥而至,然而无一丧命于此或无功而返。
  鹤去云散,一晃百年,这样的传闻几乎已被敲定为诳语玄说,只除了几个执着过头的犟驴还莽着劲冲进山里、洞府,来碰运气。
  而如果传说是真,这处宝地与宝物,等的究竟又是谁呢?谁才是那个挽救大厦将倾的那颗“紫微”?是真正有君主之能、被上天与开辟者青睐的新秀呢?
  幽幽潭水将光亮阻隔在表面,里头是百年如一的宁静。
  休憩着的洞穴主人的一缕神魂,却毫无征兆地睁开了眼。
  此间一些风、水、花、土、石,都随他心而动,直直将那个来碰壁的人卷到自己跟前。
  即便在修习者中也算得上佼佼之辈的洞主人,松出了些威压,直到那俯身参拜之人咬不住满口鲜血,喷吐而出,才收起现身。
  “资质不过尔尔。”
  “你来此何为?”
  “你刚才说,你姓裴,非我大业始祖仑姓,我为何要将重托交付给你一个外人?”
  汩汩水涌,势渐急,如马匹奔腾,如两兵交争,最终在一声拍碎岸石的巨响后,归于宁静。
  而闯入此中之人,口齿间的血液,也在铿锵字句的吞吐中,逐渐被稀释不见。
  ......
  常言道,智者一言,可抵愚者万语;智者口舌,可作利矛坚盾,身不动而胜人兵刃。
  然而这两点裴怀玉都没有体会到。
  他做过十八载皇帝,自认说的话深刻真确,然而这洞府主人仍对他“文武兼施”、百般磋磨。
  等他终于得见天光,已如被剥鳞开背的鱼,皮洇血、肉受绞、骨伤折,而过久强撑的精神也几近崩溃,在他被那凶狠无情的洞主人扔回滩上时,他真如一条死鱼。
  喉中的喘呼刺耳如风,但那已是他的身体能发出的最响的动静。
  裴怀玉歪过口唇,好叫粘稠血液淌出,在花叶挠在他面孔上时,他在心里苦笑一声:因着月华珠所食之血另有其人,这老匹夫觉得他智能不足,对他百般刁难才肯松口,这番苦磨,竟是比上一世还艰难痛苦许多。
  他眼前的花茎已晃出了重影,叫他疑心自己还捱不捱得过去。
  然而下一刻,他就发现不是自己错视,而是这些花叶、乃至沙石湖水,都在震颤晃动,继而那些繁盛的彼岸花被无形的力量托举而起,又忽地在空中碾作齑粉,团作一只光球,钻入他伤痕累累的体内。
  那股温暖磅礴的力量,融进他筋脉气血、四肢百骸,快速地修合着他的皮肉筋骨,甚至是识海与丹田。
  他似有所感地抽动了一下,洞主人在与他独处时建立的感应果然消失了,那残魂的执念散了。
  风快停了,唯有一句长叹落在他耳边、肩头。
  两世相见,他一时也无言语同那将逝的残魂说,在最后一缕风停在他鬓发边时,裴怀玉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奔向自己,于是安心被混沌吞没了......
  裴怀玉不知道,魏春羽其实等了他不止一天,而是整整八天。这时魏春羽早已让郑常慧以外的两个黑衣人带着阿星走了,出去找了远求救,但没想到用不上了,也幸好用不上了。
  他接住了扑倒在沙堆中的血人,小心地与郑常慧将他带了出去,出山求医的路上,恰好遇着了赶来的了远。
  虽则有那股神秘之力修护着他的筋骨肉身,但到底神机的劳累与精髓的消耗是不能立刻回复的,裴怀玉还是昏睡了月余,才惺忪醒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