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4)
第二次是一日后,季望再次前来,手里提了两盏竹骨鱼灯。
姜满才一瞧见那两盏灯,便明白了他的意图。
冬至将近,潭州城家家户户都制竹灯,长街上亦有鱼灯游街作庆,灯盏过迹,亮如白昼。
二人同坐在案前,四目相对,仍是季望先打开话匣子。
他将其中一盏灯递给姜满,道:“明日是冬至,我提早做了鱼灯,想邀姐姐与我一同去街上走走。”
姜满正犹豫着,手中被塞了一盏灯。
她抚上弯曲的竹骨,便听外面传来脚步声,阮朝带着小婵叩门,来讨季望手里的灯盏。
小婵甜言软语,季望从未遭过这样的架势,耳根子又软,很快被她讨走了一盏鱼灯。
姜满在旁安静地瞧着,想起曾见过阮朝为小婵制好的两盏竹骨鱼灯,一眼瞧出了这接连两日以来的端倪。
她没有出言戳破,将手中的鱼灯递回去,同季望说了声“抱歉”。
季望并不在意的模样,笑着道“无妨”,同她告辞,却留下了灯盏。
姜满看着他的神色,看出他并不甘心。
外出多时,太久不曾给元陵写信,傍晚时候,姜满写了封家书寄回元陵,问安之余,又问询了兄长的亲事。
时间过得太快,按照前世的时间推算,兄长已定了亲,很快便要成亲了。
白日里庭院热闹,入夜后反倒静悄悄的,相邻的院落没有亮起灯,洛长安还没有回来。
姜满望了一眼黑漆漆的院落,合上窗子。
她说不清自己在期望什么。
她其实没什么话想同洛长安说,也或是两日未见,也或是听过季望提及冬至的庆典,她说不清道不明地,想见他一面。
直到深夜,姜满压灭灯盏,也始终没见到那一点光亮。
翌日清晨,姜满在叩门声中睁开眼。
许是换了住处,来潭州后她始终没能适应,睡眠总是很浅,只微小的声音便能轻易醒来。
与昨日料想的八九不离十,侍女轻声叩门,在外试探着唤她:“姜姑娘,是季世子来了。”
姜满清醒过来。
潭州有冬至时祭祖的习俗,季望一早随着淮信侯出城祭祖,天不亮时便要着手准备,眼下的确是归来的时辰。
她猜到他前来的理由,大概还是想请她出去转转。
姜满应了一声,来不及梳妆,匆匆起身更衣。
她一件件朝身上裹衣裳,思及清晨寒凉,打算叫人先到外室等候。
披上外袍,绕过屏风,姜满才要唤人,冷风忽而自侧窗灌入。
侧窗微动,露出一道缝隙,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从窗子翻进来,飘到她的身侧,勾住她的腰身,一把将她勾回了屏风后。
窗子无声地关合了。 ↑返回顶部↑
姜满才一瞧见那两盏灯,便明白了他的意图。
冬至将近,潭州城家家户户都制竹灯,长街上亦有鱼灯游街作庆,灯盏过迹,亮如白昼。
二人同坐在案前,四目相对,仍是季望先打开话匣子。
他将其中一盏灯递给姜满,道:“明日是冬至,我提早做了鱼灯,想邀姐姐与我一同去街上走走。”
姜满正犹豫着,手中被塞了一盏灯。
她抚上弯曲的竹骨,便听外面传来脚步声,阮朝带着小婵叩门,来讨季望手里的灯盏。
小婵甜言软语,季望从未遭过这样的架势,耳根子又软,很快被她讨走了一盏鱼灯。
姜满在旁安静地瞧着,想起曾见过阮朝为小婵制好的两盏竹骨鱼灯,一眼瞧出了这接连两日以来的端倪。
她没有出言戳破,将手中的鱼灯递回去,同季望说了声“抱歉”。
季望并不在意的模样,笑着道“无妨”,同她告辞,却留下了灯盏。
姜满看着他的神色,看出他并不甘心。
外出多时,太久不曾给元陵写信,傍晚时候,姜满写了封家书寄回元陵,问安之余,又问询了兄长的亲事。
时间过得太快,按照前世的时间推算,兄长已定了亲,很快便要成亲了。
白日里庭院热闹,入夜后反倒静悄悄的,相邻的院落没有亮起灯,洛长安还没有回来。
姜满望了一眼黑漆漆的院落,合上窗子。
她说不清自己在期望什么。
她其实没什么话想同洛长安说,也或是两日未见,也或是听过季望提及冬至的庆典,她说不清道不明地,想见他一面。
直到深夜,姜满压灭灯盏,也始终没见到那一点光亮。
翌日清晨,姜满在叩门声中睁开眼。
许是换了住处,来潭州后她始终没能适应,睡眠总是很浅,只微小的声音便能轻易醒来。
与昨日料想的八九不离十,侍女轻声叩门,在外试探着唤她:“姜姑娘,是季世子来了。”
姜满清醒过来。
潭州有冬至时祭祖的习俗,季望一早随着淮信侯出城祭祖,天不亮时便要着手准备,眼下的确是归来的时辰。
她猜到他前来的理由,大概还是想请她出去转转。
姜满应了一声,来不及梳妆,匆匆起身更衣。
她一件件朝身上裹衣裳,思及清晨寒凉,打算叫人先到外室等候。
披上外袍,绕过屏风,姜满才要唤人,冷风忽而自侧窗灌入。
侧窗微动,露出一道缝隙,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从窗子翻进来,飘到她的身侧,勾住她的腰身,一把将她勾回了屏风后。
窗子无声地关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