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很快,陈宴秋就知晓了答案。
  这天清晨,陈宴秋被一阵鼓声惊醒。
  那鼓声沉闷而厚重,节奏时快时慢,一重一轻,混乱无章,击鼓的人似乎只是凭着力气敲打,毫无章法。
  身边的荀淮立刻睁开眼睛起身。
  陈宴秋有些紧张地去拉荀淮道的手:“夫君,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事,”荀淮安抚地摸摸陈宴秋的头,“只是终于等到收割的时候了。”
  陈宴秋疑惑地眨眨眼,听见房间外的下人们都惊呼道:“是鸣冤鼓!有人敲了鸣冤鼓!”
  第22章 击鼓鸣冤
  大梁开国皇帝是贫民出身,早年间受尽了冤屈,性命难保,这才揭竿而起征战天下,得了这帝位。
  因此,他立下规矩:凡此之后,大梁皇室都必须在皇宫门口立下鸣冤鼓,无论是何种身份,只要敲鼓便可状告王公将相,直达天听。
  然而,只要敲了这鼓,就等同于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间接把那些王公将相都得罪了个透。
  若是被状告的人最后没有受到惩罚,代价难以想象。
  因此,虽然鸣冤鼓立在这,除非有血海深仇,鲜少有人会去敲。
  若是认真算起来,真正靠此成功申冤的,可能也没几个。
  厚重沉闷的鼓声响彻京城上空,惊起千层浪。不少百姓都打开窗户上了街,跑去皇宫门口凑热闹。
  而陈宴秋也跟着荀淮,迅速来到了皇城门口。
  这是陈宴秋这辈子都无法再忘记的情景。
  一群身着白衣的读书人端正地跪着,腰杆挺得笔直,雪白的发带猎猎而飞,描摹出风的影子。
  他们的衣袂随风漫卷,翻飞出海浪的形状。
  考生们目光坚毅地捧着一本书册,望着皇宫大门的方向。而为首的那名读书人身长玉立地站着,手上紧紧握着鼓槌,像是一块竖直的玉。
  见四周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他扬起手,重重敲打起鼓面,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有些嘶哑。
  “咚!”
  “草民陈冉击鼓鸣冤,于今状告秋闱主考官王耿王大人滥用私权,调换考卷,录取不公!”
  “咚!”
  “我等寒窗苦读数年,却因贼子私心毁于一旦!此恨难解,此意难平!”
  “咚!”
  “还请皇上明察!还我等一个公道!”
  “请皇上明察!”陈冉说完,那些在底下跪着的读书人们纷纷呐喊道,“还我等一个公道!”
  声震如雷,一浪卷着一浪,看得旁边的人们都呆了,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说王大人包庇了?这可是重罪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