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食味 第2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谢!正好我做了肉酱,一会儿请你吃面!”
  咖啡的冲泡过程也是萃取精华物质的过程,水温越高萃取越快,冲泡时间越长,萃取的成分越多,反之亦然。但什么都有度,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咖啡萃取最佳水温为91—94度,水温低于这个区间,咖啡会出现明显的酸涩。水温过高,咖啡则会出现明显的焦苦味。
  萃取咖啡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也许最原始的只是煮,当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初时,随着喜欢喝咖啡的人数暴增,咖啡萃取的方式也就有了多种,咖啡机是意大利人的最先发明,手工滴滤却是一位德国女士最先使用,法式压滤壶自然是法国人的发明,而后起之秀的日本则钟爱虹吸壶,虽然这种器物是1840年由苏格兰工程师发明——
  安然这里没咖啡机,咖啡机大多在咖啡店使用,家庭用一般使用摩卡壶,它是1933年意大利工业设计师阿方索。比乐蒂设计发明。摩卡壶分上中下三个结构,下座盛水,中间放咖啡粉的粉槽,上座是盛放热蒸汽压萃取后的咖啡液。
  因其体积小,操作简单便捷,备受意大利人的喜爱。摩卡壶一经诞生便备受欢迎,至今依旧有很多人喜欢用这种摩卡壶做咖啡。这种蒸馏出液的萃取方式大大还原了咖啡本真的口感和风味。饱满的口感,浓郁的芳香,甚至能萃取出咖啡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甜奶油!
  阿雷的手法非常熟练,很快便给两人萃取了两杯咖啡,咖啡的量不大,味道很浓郁,有着耶加雪啡阿拉卡比豆独有的醇厚柔和的口味,带着轻微的苦味和柑橘酸度,又有一股巧克力的味道在里面,总体层次分明,非常柔和清爽。
  安然以前一直用速溶咖啡,真正自己动手萃取的时候非常少,只有去咖啡店才喝手冲,以前不懂,更没精力去研究,等尝试后真的爱上了这种直接萃取出的咖啡,不需要加糖加奶,就喝这种原汁原味。
  一杯咖啡后,安然煮了意面,征得阿雷意见,两人都用了那不勒斯肉酱。煮的恰到好处的意面,浇上浓浓的那不勒斯肉酱,擦上一点黑松露,黑松露的香气与肉酱浓郁的相结合,加上弹牙的意面,给两人带来极大地享受。
  “没想到你的手艺这样好,堪比星级大厨!”阿雷好话毫不吝啬。
  “过奖,都是跟大厨学的。”安然没说错,那一世她在意大利留学时就学会了几款经典的意面做法。主要是酱汁,意面全靠酱汁烘托,而意面的酱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大致可分红酱、青酱、白酱、黑酱。
  红酱以番茄为主,是很多口味的基础。青酱以罗勒、松子、橄榄油等制作的酱汁,口味浓郁特出,除了配意面,还可以配法棍。白酱以无盐奶油为主,主要用于焗面、千层面,及海鲜类面。黑酱以墨鱼汁为主,主要用于墨鱼等海鲜意面。
  安然在闲来无事的时候都尝试着做过,甚至根据自己口味做了一些改良,就如他们现在用的那不勒斯肉酱,它只是那不勒斯酱中的一种,即用了富有奶香的黄油,又使用了意大利最习惯用的橄榄油,橄榄油独特的风味给整个菜增色不少,但它特有口味安然又有些不习惯,所以做酱的时候安然减少了用橄榄油的比列。
  牛肉永远与黑胡椒最搭,而番茄的加入才是这道酱的灵魂,最后罗勒的点缀做了点睛效果。主菜内容不变,变的只是用料比例,关键是自己喜欢。
  第415章 很快安然用这道酱又招待了琳达和塞丽娜两位同甘共苦的朋友,都是喜欢咖……
  很快安然用这道酱又招待了琳达和塞丽娜两位同甘共苦的朋友,都是喜欢咖啡的人,课后喝一杯习俗平常,尤其安然发现意大利人真的很喜欢喝咖啡,日均六七杯很正常。大家住的近,偶尔走动一下,相约喝一杯,骑车外面吹吹风,身体放松,大脑放飞,这种日子安心而惬意。
  三路人马陆续返回学校,他们带回了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咖啡的地域品种都有了分类。接下来安然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咖啡,熟悉它才能掌握它。他们赋予咖啡豆一系列数据,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尽管那些数据很枯燥,但这就是他们要面对研究的内容。
  在教学上,教授们很严谨,对学生更严苛,没有捷径,每一组数据都要靠大家一次次实践测算论证来完成。安然这才懂得西方大学为什么传承百年,名誉依旧,那是他们靠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教学的精神不断探索追求着。
  尽管这段时间很忙碌,很紧张,安然依旧沉浸其中,当你把探索学习当成快乐的事去做时,那些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只有将基础扎实,学起后面的内容就容易很多。在咖啡专业,当你对咖啡性质熟知后才能根据它的特性来烘焙,将其潜能激发出来。
  烘焙的过程就是为咖啡豆注入生命的过程,未经烘焙的生豆除了涩味、青草味或辛香味等纯天然的气味外,还有一股原有的腥味,这样的生豆无法让人接受,所以就有了烘焙的过程。
  生豆只有通过烘焙的洗礼才能脱胎换骨,成为香气和滋味都丰富迷人的咖啡。烘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产地环境不同,品种不同,咖啡豆处理的方法不同,区域海拔高度的不同,等级分类的标准不同,甚至生豆的年收成量不同,保存方式方法不同都能影响到咖啡最终的口味,也影响咖啡烘焙的方式方法。
  然而想做出一杯美味的咖啡单单学会烘豆是远远不够的,单一的品种不一定能做出一杯好咖啡,很多时候需要烘焙师进行调配。调配是为了表现各产区咖啡特点,依据特色按比例混合,调配出不同于单品咖啡的口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口感风味。
  调配豆最常用于弥补某款咖啡豆的不足,或当年咖啡豆收成状况不良。就如某款咖啡一直沿用埃塞俄比亚西达摩出产的水洗咖啡豆,这年西达摩的咖啡豆品质不佳,商家便会用气味相似的耶加雪菲豆替换。
  安然更关心的是怎么用调配的方法做出一杯出色的咖啡,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你可以放飞自我想象,或许某个口味就会在你手中诞生!
  安然他们学烘豆的同时还要兼学咖啡豆的研磨和萃取,不管哪一道程序都影响着咖啡最终的口感,这些没有固定教科书,只有前人的经验积累,教授们也是在实践摸索中教学。
  好在很多事都是重复做,数据需要一点点测算,加上安然兼修的乳制品加工学,安然的生活丰富紧张又惬意。
  家里更是除了摩卡壶又添加了手摇磨豆机和电动磨豆机、烘豆机、咖啡机。手摇的磨豆机磨出来的咖啡颗粒粗糙,有砂糖颗粒般的颗粒感,适合法压壶和虹吸壶。
  电动磨咖啡豆的设备除了笨重倒是很好用,能将咖啡豆磨成粗中细不同程度,而家庭常用的摩卡壶最好用细研磨咖啡粉,才能将咖啡豆原有特点激发出来。偶尔安然也会用咖啡机萃取一杯浓缩咖啡,给自己做一杯拿铁或卡布奇诺。
  只要有一杯浓缩萃取咖啡液,你依旧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往里添加糖、牛奶、奶油、巧克力、巧克力酱、可可粉、肉桂、坚果碎——
  时间彷佛眨眼间就过去大半年,安然迎来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先给安欣那边寄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她会过去,又给在马六甲的家里寄了一些东西,如一些她做的咖啡,这里的巧克力和奶酪。同样的礼物也给安慧准备了一份,毕竟安慧对她还算不错,等回去还想找她去吃榴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