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他后来又成藩属国,在汉文帝时候,去帝号,并入汉朝,最后又在汉武帝时期投降,最后并入汉朝,又算什么?】
  [很久之后,当有人前来招降他,他本不想投降,但是他想起来了陛下当年对他所下的旨意……]
  “……”
  “……”
  “……”
  在场所有人听着这异镜上的东西,那脸色有变化多端。
  甚至有人看向了赵佗。
  对于赵佗所干的事情,绝大多数人,并不意外,但问题是这细致的问题,他们是真不知道。
  而且就这个所谓的旨意……
  这是真能编啊!
  【阿这,我没事了。】
  【逻辑闭环了,就能够扯出来陛下出来下旨,就这玩意别说别人了,当事人赵佗敢这么编吗?】
  别说了,别说了,赵佗整个人都要被林朝这接连几句话下来打成半残,此时此刻,就差两泪纵横了。
  【相比较至之下,奉天靖难是清君侧,不是奔着打建文帝去的,都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可靠,毕竟朱棣还是朱元璋亲儿子呢。】
  他不知道奉天靖难是什么,但是就冲着这句话,赵佗已经大概明白了问题所在。
  赵佗已经逐渐站不住了。
  但是此刻,显然没人来扶。
  [在那一天,赵佗老泪纵横。]
  赵佗真的老泪纵横了。
  【不过说起来,赵佗也是真长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是孔子没说八十如何,更没说九十如何,更没提百岁如何,而赵佗,那是真真活了上百岁。】
  【又是一个把儿子都耗到站的主,孙子上位的时候都三十多了。】
  把儿子耗到站……
  林朝,你,我们怀疑你在说某位先王。
  哦不对,那位先王,他,其实还是登上了秦王之位的,只不过正式走完流程三天,人就没了,
  对于这个东西,但凡在朝廷时间长的,实在记忆犹新。
  几乎等同于连着两次国丧,两次登基,差点被送走的都不仅仅是先王了……
  有一部分老臣都没扛住,连着这么多大事,直接告病还乡修养去了,免得直接步孝文王后尘。
  权利虽好,但是命也是很重要的。
  不过……百岁之人?
  百岁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