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是有人灵机一动,俨然就恨不得包容百家了。
  当然这种法子,显然最多只是糊弄一会儿,断然是不可能真的解决问题的。
  毕竟,之前林朝所言历历在目。
  放你儒家一条生路,我们诸子百家不归西,也是半死不活。
  甚至这件事都不仅仅是从后世始,就冲着眼前这个东西而言,说不准那就是从今日,从本朝开始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能够混过去。
  那这个所谓的‘教科书’还能混过去吗?!
  万一陛下信了儒家的邪了呢?!
  事情当前,那俨然就是迫在眉睫。
  这一次,没有林朝拱火。
  但是林朝的声音,那仿佛无处不在,言犹在耳。
  李斯看着眼前这一幕,沉默了一下,随即选择不开口。
  而那异镜之中的声音仍旧在继续——
  [像是先秦的那种,因为家里钱不够,所以不能当官这种事情是没有的。]
  【我猜你在找,韩信。】
  韩信?
  这谁?
  没听说过,可能是后世之人吧,就冲着这个话,说不得是有大才,但是家里谈不上富裕,至少达不到为官的最低限度之人?
  [当然,科举有文,亦是有武,比如说武举,在可允许的范围内,从民间选调人才,再为武官。]
  如果说之前对于这个没什么太大感觉的以军功而起的武官,在此刻算是微微动了心思。
  如果说在七国一统之前,这件事实在有些拿不上台面,但是伴随着六国统一之后,如今就只剩下了胡人和百越了。
  军功晋升的为爵的事情,这难度也加大了不知多少。
  而也就是在他们想着的时候,那声音也继续道——
  [从秦国的时候,虽无世卿世禄,但是以军功爵制为基础,无爵不得封侯,即便是王公贵胄也是如此。]
  [可谓是让秦国之军,越发强悍。]
  [但是弊病也是一样的,当六国一统后,仍旧用这种旧法为基础,其他为辅的话,就会导致军功授爵为晋升的主要手段,就会一点点走向末路。]
  [甚至从秦代开始,就已经逐渐实行了审民能,以任吏,或是朝廷征辟,又或者是保举等手段。]
  [而汉代继承了秦代的主要手段,把其中的一个征辟制度,完善之后变成了察举制,各地有一定数额,如此取才。]
  [到了三国时期,评选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如此去仕,算是彻底奠定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步一步到了门阀世家操控王朝,一朝倒,但世家不灭,皇帝彻底与世家共治天下。]
  这边说着,在场的出自本地大族之人,心下不由得一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