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王府都心急悲痛不起来,皇帝更不会当回事,只轻描淡写地吩咐顺天府与刑部尽力寻找。
  长宁大长公主入土为安之后,君若很多天心绪低落,沈星予和李进之也没好哪儿去。
  那般风华绝代的人物,数年来不知帮过他们多少,又时时相见,下一局棋,喝几杯酒,要他们如何能忘记她的音容笑貌。
  在外的顾月霖及时得到消息,独自静坐许久,转告程放。如今程放已将手中所有事务交给月霖,再不闻窗外事。
  程放默了默,“生而无欢,走了也好。”
  顾月霖只是不明白,长宁何以突然病重离世,隐约有些猜测,却不便探究。
  。
  顾月霖是二月初离京,走的时候有父亲和傻儿子相伴,返程时已是孤身一人。
  启程时,程放的情形就已经很不好了,只剩下一两个月的光景。
  程放辞世后,随风一下子没了精气神儿,固执地不肯离开海上那座小岛,每日只吃一点点东西,傻呆呆地守在程放和林珂合葬的墓地。
  它原本最是依赖顾月霖,到如今,已经离不开程放。哪怕只是在那人曾在的地方停留,便足够。
  顾月霖为着随风,多停留了一段日子,在那期间,随风也走了。
  他的心,就此残缺了一块。
  程放已然辞世,消息不曾向外透露,但月明楼的首领都是知晓的,有几位更是追随到了岛上,送程放入土后才离开。
  不论明*里暗里,众首领对顾月霖是对程放一样的效忠,却不愿真正接受宗主已然不在的事实,仍旧唤顾月霖为少主。这亦是顾月霖所愿。
  他比谁都清楚离别的发生,又极其厌烦任何人提醒他那个事实。
  七月中旬,夏日将尽,却仍旧炎热。
  顾月霖乘坐马车,不紧不慢地赶路,梳理陆续得到的一些消息。
  日子不短了,不曾关注朝堂官场的动向,实在没那份心力。只是交代了月明楼各首领,倘若他的亲朋故交出事,一定要及时帮衬,不计代价。
  现下要回去了,哪怕强迫自己,也得将各色人等的现状了然于心。
  令他不适的、不解的、不安的消息,全由皇帝而起:
  三月,女子周氏进宫,获封昭仪;
  四月,贵妃之父冯安槐入阁,时有弹劾顾月霖、李进之、君若的折子,皇帝一概留中不发;
  五月,冯安槐弹劾沈星予玩忽职守,皇帝令沈星予闭门思过;
  六月,冯安槐举荐门生周世成入翰林院;
  七月初,已致仕的魏阁老——如今的魏大学士、魏太傅,和同样已经赋闲的长兴侯沈瓒奉召进宫,次日相形奉旨离京办差。
  有点儿调虎离山的意思。
  顾月霖感受到了无形的威胁和算计。
  到底是有心人恨毒了他们手足四个,蓄意动摇帝心,还是皇帝本就有意除掉他们四个?
  念及大长公主病重期间,皇帝命内侍说的不怀好意的言语,顾月霖怀疑是两者兼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