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宗庆妃出身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张氏,根据档案提及,庆嫔的胞兄园户恩常,为“正白旗赓音布佐领下”人。4以此信息查询内务府户口档案,查得其家族信息,为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张氏,是入旗的汉人。庆妃的曾祖父名为得喜,是内务府闲散人。祖父名为观音保,是内务府的苑户。父亲名为立寿,是内务府的园丁。其家族里没有任何一位有官员身份,属于标准的内
  ————————
  1《奏为敬事房领出宫女子6名系永和宫景仁宫承乾宫庆嫔等位下当差均因笨退出为此报堂事》,同治四年二月初八日,档案号:05-0828-04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奏为寿二所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档案号:05-0860-0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为传知禧妃逝了暂移吉安所事》,光绪三年五月十六日,档案号:05-13-002-000257-01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尊封庆贵人代奏谢恩事呈文》,咸丰十一年十月,档案号:05-0809-0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务府兵丁、差事阶层。庆妃有三位兄弟,兄长名为恩常,比庆妃只大一岁,是内务府园户;二弟名为恩福,比庆妃小三岁,是内务府闲散人;三弟名为恩惠,比庆妃小九岁,也是内务府闲散人。在庆妃入宫之后,其家族也并没有得到什么优待,依然是差事和闲散的身份。1
  庆妃的出身相当普通,其家族均为在皇家御园、御苑当差的内务府人丁,而且多数没能补上差事,更不要说担任官员了。从已知的信息来看,庆妃可能是文宗后宫之中出身最为普通的一位主位。2
  [入宫背景]
  庆妃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佐领下人,所以应该是由内务府选秀入宫的。庆妃是在哪一届参加的内务府选秀,目前并不清楚。咸丰九年九月初九日,“敬事房传旨:长春宫女子一名,封为庆贵人,次序在禧贵人之次”。1可知庆妃作为官女子时,也是在长春宫当差,在咸丰八年被文宗纳为后宫主位。这一年她二十岁,进宫应该已经有数年。
  [宫廷生活]
  庆妃是文宗咸丰朝晚期的几位后宫主位之一。晚清野史中提及,文宗咸丰朝晚期,后宫中有“四春”娘娘,是四位称呼带“春”字的后宫,文宗沉迷于与这“四春”游乐,以致使国事渐废。关于这所谓的“四春”娘娘,野史中渲染颇多,如说四人皆为小脚汉女,又说其中有一位是寡妇再嫁,等等。目前根据档案,已知文宗晚年所纳的禧妃的确曾称“海棠春”,不过她姓察哈拉氏,不是小脚汉女,更不是寡妇再嫁。但是也可以看出,“四春”娘娘之说大概有其原型存在。庆妃作为咸丰朝晚期所纳的后宫主位,可能即是“四春”娘娘的原型之一。
  庆妃跻身后宫主位之列之后,相关的档案记载并不多。目前已知,吉妃
  ————————
  1此段张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2谨按,单从理论上的旗分来讲,包衣旗分内,佐领下人地位优于管领下人;管领下人内,不食口粮的非辛者库人地位优于食口粮的辛者库人。庆妃出身佐领下人,掳妃出身管领下食口粮人,从旗分上来讲庆妃比禧妃出身要好。但是在实际上,庆妃和德妃家虽然都是兵丁、杂差阶层,庆妃家基本都是闲散,等于没有收入,禧妃家虽然是辛者库人,却全家基本都能补缺,而且都是二三两的缺,每月收入不少,所以庆妃的家庭的情况要比禧妃家差不少。
  3《么么妈妈里女子口分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王佩环:《清宫后妃》,第37页。
  在咸丰九年被封为贵人之后,住在储秀宫,1当时储秀宫的首领主位是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钦显皇后。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庆妃便开始了寡居生活。同治八年八九月间,因为穆宗准备大婚,先朝后宫逐渐搬往寿康宫,庆妃则搬往寿东宫居住,2最后在光绪十一年五月薨逝,按照嫔例治丧。3
  [封谥释义]
  庆妃的封号为“庆”,是其作为贵人位分的时候便已经拥有的称呼。关于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封号还是称号,目前尚不得而知。在晋升为嫔位之后,她依然继承了这个称呼,被作为正式的封号使用,满文作“urgunggc”4,意为“喜庆”。
  ————————
  1《为领取挪运玉贵人庆贵人储秀宫什物等项往返圆明园用过雇觅人夫车辆各项钱文事》,咸丰九年十月十三日,档案号:05-08-009-000386-00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奏为寿东宫交出女子因笨情形事》,同治十年三月初五日,档案号:05-0857-08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为庆妃溘逝所有应行应办事宜俱照嫔例预备事》,光绪朝,档案号:05-08-030-000570-008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庆妃金棺在田村暂安应行漆饰所有缮写西番字转行钦天监届期书写并转传喇嘛缮写定于何日前往事致内务府》,光绪十一年八月十一日,档案号:05-13-002-000279-00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第十六章 清穆宗同治帝的后宫
  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名载淳,满文作“dzai sn”1。作为文宗显皇帝的第一子,生于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纳喇氏。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文宗病危,召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谕立穆宗为皇太子。次日,文宗崩逝。同年十月初九日,穆宗即位,改元祺祥,以赞襄政务王大臣执政。十一月,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两宫废赞襄政务王大臣,改元同治,垂帘听政。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天京”陷落,之后捻军亦渐平。同治十二年正月,穆宗亲政。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酉时崩,年十九岁,在位十三年。光绪元年三月,恭上尊谥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庙号穆宗。同年十一月,升衬奉先殿。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六日,奉安惠陵。同年闰三月,升衬太庙。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加上明肃两字。
  根据目前资料,清穆宗一生中有五位妻妾,在同治帝一朝,一共挑选过两届八旗秀女,这五位妻妾均是在第一届内挑选出来的。因同治朝挑选八旗秀女的情况比较特殊,谨先将挑选的情况整理之后,再将其后宫分类综述如下。
  第一节 清穆宗同治帝时期的挑选八旗秀女
  清代挑选八旗秀女的年届在乾隆朝之后基本稳定下来,到了咸丰年间,最后一次选秀年届是咸丰十一年。所以在同治一朝,其挑选八旗秀女的第一届应该是同治三年,并且依次推算,为同治六年、同治九年、同治十二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