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58节(3 / 4)
[概述]
高宗金贵人身世不详。根据于善浦所录资料,其在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八日获封为常在,并在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十一日晋封为金贵人。3不过,亦有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新晋嫔娘娘一位,兰贵人封为嫔,金常在封为贵人。”3出现这种出入,不知是何原因。亦有可能金贵人在乾隆四十一年晋封为贵人之后,曾经因故降回常在,之后才在乾隆四十二年重新复封为贵人。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光禄寺行文内务府时提及:“金贵人前于四月十九日初上坟,二十五日大上坟。”5可知金贵人在乾隆四十三年
——————————
1《为领取新进贵人等所需包裹皮张挖单事》,嘉庆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档案号;05-08-002-000076-000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718页。
3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66页。
4《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647页。
5《为致祭金贵人预备上坟桌张刷套事致内务府》,乾隆四十三年四月,档案号:05~13-002-000039-006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四月薨逝。
八、张常在
[简介]
高宗张常在。出身不详。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薨。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张常在身世不详。可能是在高宗即位初期的后宫主位。
九、揆常在
[简介]
高宗揆常在。生年不详,生辰为七月初十日。出身不详。乾隆十五年时已经入宫封为揆常在。乾隆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薨。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揆常在身世不详。可能是在高宗即位初期的后宫主位。根据清宫医案记载,乾隆二十年八月时,她身体已经不大好,“系阴虚气弱,淋痛经闭之症”1,约一年之后,“乾隆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揆常在病故。”3
十、宁常在
[简介]
高宗宁常在。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一月十四日。出身不详。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封为宁常在。约于乾隆四十五年前后薨逝。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宁常在身世不详。根据于善浦所录资料,其在乾隆二十八年十月
——————————
1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1册 ,第203页。
2《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345页。
二十五日获封为常在,并在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上遗物。1有学者认为,宁常在可能与容妃一样,是出身回部的后宫主位,2其主要依据出自御茶膳房档案。在乾隆三十四年的《拨用行文底档》中,容妃记为:“舒妃、豫妃、容妃……又行光禄寺,二位,每日拨用猪肉三斤。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三斤。”““此推断舒妃和豫妃食用猪肉,而容妃食用羊肉。同档案内,宁常在记为:“禄常在、新常在、宁常在、明常在……又行光禄寺,三位,每位每日拨用猪肉一斤八刃。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一斤八刃。”1其中,禄贵人和明常在均为民籍汉人之女,应该食用猪肉,而新常在虽然身世不明,但是根据同档案内记载:“八月初十日,新常在生辰,早晚分例添用霁红碗菜二桌,每桌八碗。每桌添用猪肉二斤八刃、肘子半筒、肚子半菌。”5可知新常在亦食用猪肉,所以食用羊肉只能是宁常在。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发现。但是,以同类史料来看,这种记载似乎有不确定性。如乾隆二十七年的《拨用行文底档》中,对于当时尚在嫔位的容妃记载为:“豫嫔、慎嫔、荣嫔,共三位……又行光禄寺,每位拨用猪肉二斤。菜库,每位每日拨用随时鲜菜八斤。”6此处的“荣嫔”即是容妃,竟然亦配给猪肉。出现这种情况,不知是否为档案误记。总而言之,关于宁常在是否出身回部,仍要对史料作进一步梳理。
十一、平常在
[简介] ↑返回顶部↑
高宗金贵人身世不详。根据于善浦所录资料,其在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八日获封为常在,并在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十一日晋封为金贵人。3不过,亦有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新晋嫔娘娘一位,兰贵人封为嫔,金常在封为贵人。”3出现这种出入,不知是何原因。亦有可能金贵人在乾隆四十一年晋封为贵人之后,曾经因故降回常在,之后才在乾隆四十二年重新复封为贵人。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光禄寺行文内务府时提及:“金贵人前于四月十九日初上坟,二十五日大上坟。”5可知金贵人在乾隆四十三年
——————————
1《为领取新进贵人等所需包裹皮张挖单事》,嘉庆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档案号;05-08-002-000076-000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718页。
3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66页。
4《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647页。
5《为致祭金贵人预备上坟桌张刷套事致内务府》,乾隆四十三年四月,档案号:05~13-002-000039-006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四月薨逝。
八、张常在
[简介]
高宗张常在。出身不详。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薨。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张常在身世不详。可能是在高宗即位初期的后宫主位。
九、揆常在
[简介]
高宗揆常在。生年不详,生辰为七月初十日。出身不详。乾隆十五年时已经入宫封为揆常在。乾隆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薨。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揆常在身世不详。可能是在高宗即位初期的后宫主位。根据清宫医案记载,乾隆二十年八月时,她身体已经不大好,“系阴虚气弱,淋痛经闭之症”1,约一年之后,“乾隆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揆常在病故。”3
十、宁常在
[简介]
高宗宁常在。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一月十四日。出身不详。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封为宁常在。约于乾隆四十五年前后薨逝。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概述]
高宗宁常在身世不详。根据于善浦所录资料,其在乾隆二十八年十月
——————————
1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1册 ,第203页。
2《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 ,第1345页。
二十五日获封为常在,并在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上遗物。1有学者认为,宁常在可能与容妃一样,是出身回部的后宫主位,2其主要依据出自御茶膳房档案。在乾隆三十四年的《拨用行文底档》中,容妃记为:“舒妃、豫妃、容妃……又行光禄寺,二位,每日拨用猪肉三斤。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三斤。”““此推断舒妃和豫妃食用猪肉,而容妃食用羊肉。同档案内,宁常在记为:“禄常在、新常在、宁常在、明常在……又行光禄寺,三位,每位每日拨用猪肉一斤八刃。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一斤八刃。”1其中,禄贵人和明常在均为民籍汉人之女,应该食用猪肉,而新常在虽然身世不明,但是根据同档案内记载:“八月初十日,新常在生辰,早晚分例添用霁红碗菜二桌,每桌八碗。每桌添用猪肉二斤八刃、肘子半筒、肚子半菌。”5可知新常在亦食用猪肉,所以食用羊肉只能是宁常在。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发现。但是,以同类史料来看,这种记载似乎有不确定性。如乾隆二十七年的《拨用行文底档》中,对于当时尚在嫔位的容妃记载为:“豫嫔、慎嫔、荣嫔,共三位……又行光禄寺,每位拨用猪肉二斤。菜库,每位每日拨用随时鲜菜八斤。”6此处的“荣嫔”即是容妃,竟然亦配给猪肉。出现这种情况,不知是否为档案误记。总而言之,关于宁常在是否出身回部,仍要对史料作进一步梳理。
十一、平常在
[简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