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51节(4 / 4)
3《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6册 ,第834页。
4《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4册 ,第1362页。
5根据档案,令妃在乾隆二十四年还曾经小产,可参见《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1363-1368页。
身的继皇后和纯惠皇贵妃,足见高宗对其的宠爱和重视。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继皇后事出,被高宗“冷处理”,显然已经无法再履行统御后宫的职能。当时的后宫之中,除继皇后之外,以孝仪纯皇后作为贵妃位次最尊,因此,孝仪纯皇后便成为后宫主位的实际首领,并在同年晋封为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在皇贵妃位共计十年,在此期间生育了高宗的幼子和硕庆僖亲王永璘。高宗秘密立皇十五子仁宗为储嗣,亦在孝仪纯皇后在世之时。不过,在高宗秘密立储两年之后的乾隆四十年正月,孝仪纯皇后因病崩逝。
[封谥释义]
孝仪纯皇后的封号为“令”,满文作“mergen”,意为“聪明”“睿智”。“令”这个封号在乾隆初年为淑嘉皇贵妃拟定封号时便已经被内阁拟出,当时内阁为淑嘉皇贵妃所拟的妃位封号为“令”“婉”“嘉”“粹”四字,后来高宗钦定“嘉”字,而其中的“令”字,内阁所拟满文为“giltukan”1,意为“俊秀”“秀美”,与后来孝仪纯皇后的封号意义并不一致。不知是在初拟时所取含义即有不同,还是在高宗钦定之后进行过修改。
孝仪纯皇后作为皇贵妃薨逝之后,其获得的谥号“令懿”是由高宗直接钦定,而不是由内阁拟出。故而在高宗钦定汉文谥号之后,内阁进行满文翻译,提出“令”字仍沿用封号之“mergen”,“懿”字则翻译为“fujurungga”,意为“端庄”“有风度”,得到了高宗的认可。2 ↑返回顶部↑
4《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4册 ,第1362页。
5根据档案,令妃在乾隆二十四年还曾经小产,可参见《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1363-1368页。
身的继皇后和纯惠皇贵妃,足见高宗对其的宠爱和重视。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继皇后事出,被高宗“冷处理”,显然已经无法再履行统御后宫的职能。当时的后宫之中,除继皇后之外,以孝仪纯皇后作为贵妃位次最尊,因此,孝仪纯皇后便成为后宫主位的实际首领,并在同年晋封为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在皇贵妃位共计十年,在此期间生育了高宗的幼子和硕庆僖亲王永璘。高宗秘密立皇十五子仁宗为储嗣,亦在孝仪纯皇后在世之时。不过,在高宗秘密立储两年之后的乾隆四十年正月,孝仪纯皇后因病崩逝。
[封谥释义]
孝仪纯皇后的封号为“令”,满文作“mergen”,意为“聪明”“睿智”。“令”这个封号在乾隆初年为淑嘉皇贵妃拟定封号时便已经被内阁拟出,当时内阁为淑嘉皇贵妃所拟的妃位封号为“令”“婉”“嘉”“粹”四字,后来高宗钦定“嘉”字,而其中的“令”字,内阁所拟满文为“giltukan”1,意为“俊秀”“秀美”,与后来孝仪纯皇后的封号意义并不一致。不知是在初拟时所取含义即有不同,还是在高宗钦定之后进行过修改。
孝仪纯皇后作为皇贵妃薨逝之后,其获得的谥号“令懿”是由高宗直接钦定,而不是由内阁拟出。故而在高宗钦定汉文谥号之后,内阁进行满文翻译,提出“令”字仍沿用封号之“mergen”,“懿”字则翻译为“fujurungga”,意为“端庄”“有风度”,得到了高宗的认可。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