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妃的封号为“齐”,满文作“yangsangga”3,意为“俏丽”“艳丽”。
  ————————————
  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0,乾隆二年四月己未条,《清实录》,第9册 ,第709页。
  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0,乾隆二年四月丙寅条,《清实录》,第9册 ,第720页。
  3《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三、纯懿皇贵妃
  [简介]
  世宗纯懿皇贵妃,原镶白旗包衣后抬镶黄旗包衣耿氏(耿佳氏),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事世宗于潜邸,为格格。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第六子和硕和恭亲王弘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崩逝,世宗即位。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诏封为裕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吏部左侍郎巴泰为正使,礼部左侍郎王景曾为副使,册封为裕嫔。雍正八年,晋封为裕妃。雍正十三年八月,世宗崩逝。九月,高宗即位,尊封为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尊封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二月十七日薨,年九十六岁。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谥曰纯懿皇贵妃。奉安泰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世宗纯懿皇贵妃出身沈阳耿氏,是入旗的汉人。其曾祖父名为耿世龙,在清初被编入包衣旗籍。在乾隆初年成书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耿世龙被记为“镶黄旗包衣旗鼓人”,即为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下人。但是根据雍正元年之档案,世宗在当年二月十三日下达的旨意内说:“将耿德金招入上包衣佐领。”1所谓“上包衣佐领”即皇帝所亲领的上三旗包衣佐领,可知耿德金原本并非上三旗包衣,而是世宗潜邸所属的镶白旗包衣。至于纯懿皇贵妃家族原属镶白旗包衣佐领下人还是管领下人尚不得而知,是否与齐妃、懋嫔家族一样最早隶属上三旗包衣亦不得而知。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耿氏一族入旗之后第一位获得官员身份的即是纯懿皇贵妃之父耿德金,其曾任司库,仕至管领,均为包衣系统内的中低级官员,而且这些职官很有可能是在纯懿皇贵妃入仕潜邸成为妾室之后才获得的。这些都表明纯懿皇贵妃一家只是刚刚跻身官宦人家阶层。2
  [入宫背景]
  纯懿皇贵妃家族作为镶白旗包衣,是世宗潜邸时期的府属包衣。府属
  ————————————
  1《内务府奏请将妃娘家人李煤之族出旗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第34页。
  2此段耿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包衣有服务属主的义务,男性在外宅供驱使,女性则在内宅供驱使,不需要参加挑选八旗秀女,亦不需要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婚姻皆由属主决定。纯懿皇贵妃应该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进入属主世宗的潜邸伺候,进而被世宗纳为妾室。
  [宫廷生活]
  在世宗潜邸时,纯懿皇贵妃虽然生有皇子,却只有格格名号。世宗即位之后,她作为和硕和恭亲王弘昼的生母获封嫔位,后来又在雍正八年晋封为妃位。雍正十三年八月世宗崩逝之后,又被高宗尊封为贵妃。
  纯懿皇贵妃享有高寿,在乾隆四十三年时,虚岁已经达到九十岁,也因此被尊封为皇贵妃。高宗称她“淑慎素著”,“四十余年,慈宁随侍,亲爱尤深”。1可知其与孝圣宪皇后以及高宗的关系都比较亲密。而纯懿皇贵妃所生的和硕和恭亲王弘昼则先于纯懿皇贵妃,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十三日薨逝,享年六十岁。
  最终,纯懿皇贵妃在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薨逝,享年九十六岁,寿数仅次于圣祖定妃,为清代第二长寿之后宫主位。
  [封谥释义]
  纯懿皇贵妃原本的封号为“裕”,满文作“fulu”2,意为“富裕”“广博”。后来的谥号为“纯懿”,满文作“gulu fujurungga”3,意为“纯正端庄”。
  四、懋嫔
  [简介]
  世宗懋嫔,内务府包衣宋氏(宋佳氏),主事金柱之女。事世宗于潜邸,为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生第一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生第三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崩逝,世宗即位。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诏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兵部右侍郎牛钮为正使,礼部右侍郎蒋廷锡为副使,册封为懋嫔。雍正八年薨。乾隆
  ——————————————
  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50,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壬辰条,《清实录》,第22册 ,第26页。
  2《呈各皇帝位下妃嫔清单》,道光二年,档案号:03-2817-0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