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1《世宗宪皇帝实录》卷40,雍正四年正月戊戌条,《清实录》,第7册 ,第593页。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四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奏呈圣祖仁皇帝惠妃等牌位清文》,乾隆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登录号:026362-00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内阁大库档案。
  墨尔根。黑德墨尔根生有十九子,分居各地,形成庞大的后裔群体,是清代马佳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黑德墨尔根第五子名为光文,他的后代有一支迁居到绥芬地方。清初,光文之曾孙瑚石由绥分地方率众入旗,被编入正黄旗满洲,这位瑚石即是荣妃的高祖父。
  根据谱牒记载,瑚石生有六子,第一子名为宁古德,第二子名为政古德,第三子名为噶哈那,第四子名为名海宴,第五子名为孙金钦,第六子名为胡尔班,其中第四、五、六子三支均绝嗣或失载。宁谷德生有四子,其中第二子富哈理和第四子满屯两支均绝嗣,第一子名为西巴里,仕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其子孙在正黄旗满洲旗籍,拥有二等男爵位和三个世管佐领;第三子鼐格亦仕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其子孙在正黄旗包衣旗籍,这位鼐格即是荣妃之祖父。
  鼐格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盖山,仕至员外郎;第二子名为拜山,仕至二等侍卫。荣妃为盖山之女,至少有三位兄弟,依次名为盖克、七克、瓦立哈,他们应该均为荣妃之兄,其中盖克和瓦立哈均仕至员外郎,可知其家族拥有中高级官员之门第。荣妃家族后来是否被抬出包衣旗籍,目前尚不明确。1
  马佳氏中最为著名之人,莫过于清初名臣图海。他由笔帖式入仕,在顺治朝历任刑部尚书、议政大臣,康熙朝升至中和殿大学士,参与平定三藩之乱,功封为三等公爵位,得谥文襄,为八旗一等世家之一。由于世宗曾在提及图海之孙马尔赛时指出:“马尔赛乃勋旧之后、国家柱石之臣,又系允祉母党之亲。”2故而在以往研究中,学者经常认为荣妃家族与图海为近亲,均为正黄旗满洲旗籍,且关系密切。而实际上,图海虽然与荣妃同为瑚石之后裔,但图海为瑚石第三子噶哈那之孙,而荣妃为瑚石第一子宁古德之曾孙女,关系已经在五服边缘。况且荣妃一支为正黄旗包衣旗籍,荣妃所生的第一子承瑞,即由其长兄盖克一家抚养,当时档案内称盖克为“采捕衙门员外郎”3,即都虞司员外郎,为典型的内务府系统职官,亦是荣妃家族原为包衣旗籍之证据,因此图海家族与荣妃家族关系未必十分密切。
  ——————————
  1此段马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马佳氏宗谱文献汇编》《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第5册 ,雍正八年五月十九日条,第3642页。
  3《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六年十月初七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宫廷生活]
  圣祖荣妃入宫的时间目前尚不明确。从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康熙二年和康熙五年,孝庄文皇后均为圣祖选送过内务府女子,荣妃可能即在这一阶段被选入宫中。荣妃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
  从康熙六年至康熙十六年十年间,荣妃共为圣祖生育五子一女,其中第一子承瑞、第二子赛音察浑、第三子长华、第四子长生均年幼夭折,第五子允祉序齿为三阿哥,独女序齿为二公主。荣妃是康熙前期比较受宠于圣祖的后宫主位之一,亦与孝恭仁皇后并列为生育子女最多的康熙朝后宫主位。
  康熙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孝庄文皇后下达旨意,增加圣祖位下诸位庶妃的服缎疋数。其中,已经生育圣祖第一子承瑞的荣妃在档案中被记为“吉鼐格格”,升为服二十匹缎,亦即晋升为小福晋。1至康熙十年时,荣妃仍是圣祖位下的四位小福晋之一,2位分等级在储秀宫格格以及新入宫的六位外八旗格格之下。
  康熙十六年,生育有六位子女的荣妃作为第一批得到正式册封的后宫主位,被封为嫔位,在上谕中排在七嫔的第四位。康熙二十年,有四位嫔被晋封为妃,荣妃即列为四妃之末位。康熙朝中后期,荣妃居住在钟粹宫,曾经抚养过数位皇子、公主。由此可知,荣妃在当时的后宫中,有着相当之地位。
  世宗即位之后,允许圣祖位下生有成年皇子的后宫主位出宫,“各随其子归养府邸”3。故而,荣妃移居至其子多罗诚隐郡王允祉之府邸,4在那里度过晚年,于雍正五年闰三月初七日薨逝。荣妃薨逝时,世宗本欲亲自前往祭奠,因大臣们认为于礼不合而停止,遂令“庄亲王允禄、公马尔赛、一等公舅舅白启率侍卫二十员往奠”。5
  ————————————
  1《口奏及绿头牌档案》,康熙八年八月初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口奏绿头牌及白头本档案》,康熙十年七月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世宗宪皇帝实录》卷40,雍正四年正月戊戌条,《清实录》,第7册 ,第593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第209、210页。
  5《世宗宪皇帝实录》卷55,雍正五年闰三月癸亥条,《清实录》,第7册 ,第830页。
  [封谥释义]
  荣妃的封号为“荣”,因为当时制度尚未健全,所以此封号是取自汉文喻意,满文方面未作意译,仅音译作“ung”1。至荣妃薨逝之后的乾隆年间,当时制度规定后宫主位封谥之满文必须意译,故而将荣妃之封号重新意译作“derenggc”2,意为“体面”“荣华”。
  三、宜妃
  [简介]
  圣祖宜妃,原正黄旗包衣后抬镶黄旗满洲郭络罗氏,佐领三官保之女,名纳兰珠3。顺治十七年生。康熙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以内务府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于同年正月二十六日入宫。其间位分等级不明。五月二十四日,诏封为宜嫔。八月二十一日,以内阁学士项景襄为使,册封为宜嫔。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生第十三子和硕恒温亲王允祺。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诏晋为宜妃。同年十二月二十日,以尚书吴正治为使,册封为宜妃。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第十七子允禟。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日,生第二十子允禌。雍正元年六月,获准出宫,移居于和硕恒温亲王允祺府邸。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七十四岁。乾隆二年,奉安景陵妃园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