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第19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先,香皂洗衣粉卖的便宜,大家最多是五块八块的买,两袋三袋的买,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梅树村里就听见这样的声音:“同志,来十块美肤香皂。”“同志,我要一箱云净洗衣粉!”
  一箱可是五十袋!
  当然,不仅仅是肥皂香皂洗衣粉,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开始被抢购了,毛巾毛毯电吹风,酱油醋胡椒面,皮鞋布鞋衣服料,甚至有人还提前给上中学的孩子买了结婚用的洗衣机和电冰箱电视机,放着总比涨价强!
  梅树村每天早上早早就有人排了队,每天晚上到了下班点,还是人挨人,可以这么说,每天送来的货,没有一样能留住的,货架上都是空的。
  而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是笑哈哈——他们的库存都要清光了。
  只有bj和hl傻了眼,物价彻底上涨,同时上涨的还有原材料价格。原先一块香皂成本三毛三,如今算下来,一块香皂成本就要五毛。一块香皂赔一毛七分钱。洗衣粉也是同样问题,一袋洗衣粉,赔五毛钱。
  问题是,别的品牌,原材料涨了,售价也跟着涨了,可是他们签了合同,是不能涨价的。
  一个月200吨,bj的香皂一个月要赔将近14万,而hl的洗衣粉一个月要赔20万。
  这究竟是短期的涨价?还是长期涨价?没有人能判断。但是对于高达200万的违约金来说,也没有人能一开始就会壮士断腕,中止合约。
  所以,二月他们依旧供货200万吨。
  在这样的时候,这点货十天都用不了,上来就卖光了。
  这就导致了,其他日化产品,在其余的二十天,照旧有人抢购,照旧卖的库存都没了,照旧赚的盆满钵满。
  只有他们,在赔钱。
  但三月,他们依旧面临是违约200万,得罪梅树村,还是赔十几万的选择。
  前者代价太惨重了,不仅仅是钱,还有在夏国市场的发展机遇,而且根据他们对夏国历史上物价上涨的了解,从来都没有长时间不受控过。
  所以,三月份,他们依旧咬牙送来了约定好的200万吨产品。
  第147章
  200吨看起来多, 也就是160万块香皂,40万袋洗衣粉,放在梅树村一千多家店里, 平均每个店铺只能分到一千多块, 二三百袋。
  在这样大抢购的环境下,这点货紧着卖, 也就是五六天就没有了。
  然后按着约定,王罗阳就会给两家打电话,问他们要货,这么低的价格, 自然是不能再给了, 非但如此, 他们也提了条件:“原材料涨的太厉害了,这个价格我们赔的太多, 得涨价。”
  王罗阳倒是好说话,一听就说:“是啊,谁能想到, 就过了个年, 这市场立时不一样了。”
  “你们这个价格的确算是最低的了,老百姓也认, 我们的门店每天不知道多少人来问你们的产品到了吗?大家都觉得,你们是最贴心的日化产品。”
  这话说的, 董方行和蒋汉海都心里舒坦, 但王罗阳话音一转, 就说了:“那就按着咱们合同来,我们当时签的是上浮不超过6%,你们准备提多少?”
  要知道, 他们的售价是香皂三毛八,洗衣粉一块四。
  涨6%,也就是除菌香皂的售价涨到四毛,涨两分钱,一个月少赔三万二,洗衣粉的售价涨到一块四毛八,一个月少赔六万四。
  在夏国如今工人平均工资不过百,这些钱看起来是真不少,可问题是,对比他们一个月赔出去的,那真是杯水车薪。
  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董方行都急了:“这也太少了,我们一块香皂赔一毛七,还有其他成本,这两分钱,不管用啊。要是这么卖下去,我们太吃亏了。”
  那边蒋汉海也是一个意思:“我们想要涨价到一块八,这样也是最低价,能够赔的少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