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第1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去年到今年,周朵要高考,周渔虽然忙,比平时还是多回了南州几次,还去给周朵开过家长会,也见过班里那群面临高考的孩子。
  很多孩子头上都有白头发,周渔回来还感叹呢:“如今少白头怎么这么多?!”
  周朵说:“哪里是少白头,我们老师说这是用脑过度,我头顶也有呢,不太多,让我拔了。”
  林巧慧可担心呢:“那以后都这样吗?年纪轻轻的头发都白了,这可不好看。”
  周朵安慰她:“不会,我们老师说了,上大学就好了。”
  顾承耕恐怕也是这种情况,同时,也能想到,吴市能脱颖而出,变成今天的模样,顾承耕付出了多少。
  不说种冬季菜起家这事儿,自从周渔他们卖蘑菇起冲突后,吴市的经商环境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吴市那边有梅树村的二号店,周渔也经常听那边汇报,每次聊起经商环境,经理就一句话:“好的不得了,您不知道,这边人对顾市长多推崇。顾市长说好的经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来投资,我们这店面就没受到为难过。现在这里,可繁华呢。”
  周渔点头:“看样子,吴市最近日子过得很好。”
  包间不大,两个人坐下后一边点菜一边聊,顾承耕就说:“大棚技术推广后,南方各地的冬季菜都受到了影响,北方不需要我们了。”
  “好在我们提前布局,成为了南方冬季菜集散批发中心,形成了集合效应。如今整个南方冬季菜,都是在吴市挂牌批发,寻找合作对象。所以,我们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好了。”
  “更何况,也因为南来北往的人多,吴市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现在虽然是个县改市,可是有名的富裕地方。”
  这可是造福一方,周渔听着就高兴。
  只是没想到,顾承耕话题一转,就说了个大消息:“不过,我已经不担任吴市市长了。从上个月起,我调任到东省,担任农业厅副厅长,主抓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管理。”
  这让周渔真是吃了一惊:“你调到东省来了?”
  周渔还以为顾承耕会扎根粤东,一直干下去呢。
  顾承耕笑笑,看着周渔说:“是,不过我本身就是北方人,回来也算是离着家乡近点。”
  周渔倒是看出来他是北方人,但也没问过,点点头,“离家近挺好的,而且这是升职啊。祝贺!”
  本来周渔还想跟顾承耕聊聊南方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二号店在吴市的情况,如今顾承耕换了地方了,她倒是觉得更好聊了。
  起码很多事情不用避讳。
  但她没想到的是,顾承耕也有事找她:“你们菌菇公司做的不错,东省各市倒是有蘑菇种植,但不成规模,种类也不够多,我想着,到时候跟你们合作,你看怎么样?”
  这有什么不行的,周渔直接说:“当然好,我让菌菇公司负责人联系你。”
  两个人吃了一顿饭,全时间都在聊工作,等着吃完饭,周渔觉得自己跟开了个会似的。
  倒是李晓明,跟周渔聊完了,就回复了张来福:“周总的意思是,这么多年了,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不用多此一举。”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你可以理解为,周渔不计较,也可以理解为,周渔压根就没准备原谅他们。
  张来福那个急啊。
  说真的,这事儿跟他也不算没关系,告状是老厂长干的,但后续他没解决这个矛盾,也有责任。
  他原先就觉得,周渔干事情是一把好手,让人佩服,胸怀也是大得很。
  你看,这一路发展,多少人得罪她,她都没说过什么,尤其是他们西河日化,那是真告到部委了,要是一般人,肯定得撕破脸,周渔也没说什么。
  既然周渔没说,那何必再提起旧怨呢,就这么样不就行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