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10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重勇宣布散会,现在已经过了子时,事态紧急熬夜是经常有的,只是没必要把自己逼得山穷水尽。
  他判断达扎路恭也在等机会,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倒也不必忧虑吐蕃军这两天就攻长安。
  众人散去后,方重勇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的大堂内思索对策。这里原本是都亭驿的办事衙门,本该有很多张办公桌,很多小吏在此办理与各地驿站相关的出行手续。
  可是自长安陷落以来,伴随着全国范围内驿站的瘫痪,都亭驿也停止了运作,就连窗户上都出现了蜘蛛网。
  方重勇回想起当年的达扎路恭,暗暗揣摩对方的心思。
  他觉得,达扎路恭应该一点都不着急。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吐蕃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吐蕃人自秋收后,便会日常性下高原进攻唐军在陇右的据点。
  俗称:下高原过冬。
  如今吐蕃人已经在春天下高原来了,那么至少今年冬天以前,他们都是不会撤兵的。现在不过是夏季,距离冬天起码还有四五个月!
  这一百多天的时间,足够吐蕃人从容掠地了。
  以方重勇对达扎路恭的了解,这一位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是杀招。
  看来,还是车光倩的建议比较有可行性。不要进入吐蕃军的预设战场,而是要在沿泾水两侧山谷设立多道防线,层层阻击,一点点消耗吐蕃军的实力。
  从汴州运粮到关中不容易,可是再怎么不容易,也比吐蕃人从兰州运粮要容易多了!
  这一战不能着急,就好像是两个掰手腕的人,一时间分不出胜负一样。
  有耐力的,则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这一战,则是汴州军收复河西的开始,攻守易势的起点。
  “这一次,你会不会给我惊喜呢?我那位异父异母的好义兄!”
  方重勇站起身,眼睛盯着那副关中以北的局部地理图,喃喃自语道。
  ……
  其实,正如方重勇所料想的那样,达扎路恭并不着急。
  他甚至将所有军中将领请战的提议全部压下,力排众议在连云堡外扎营,并以这个小城为核心,营建防线。
  自从出征下高原,特别是来到地势低矮的关中平原以来,吐蕃军中就出现了大面积生病的情况,甚至连达扎路恭本人都出现了头晕目眩,身体乏力等症状。
  直到现在,都是稍稍缓解,没有完全根除。
  他不知道的是,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一旦进入富氧环境,便会出现“醉氧”状态,危急时甚至有性命之忧。
  吐蕃人在高原上土生土长,其醉氧状况不是几天就可以消除的。这和长期在低海拔生活的人,去了高原适应了,再回到低海拔所产生的反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孤军深入而非齐头并进,作战风险极大。达扎路恭脑子还是很清醒的,没有急吼吼的攻长安。他要观察一下关中的局势,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出手。
  更何况,他还在等一个关键的钥匙!
  “大论,金城公主之兄李承宏求见。”
  纳囊·赤托杰走进帅帐,对达扎路恭行礼禀告道。
  “嗯,做得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