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重勇估摸着,达扎路恭的方略,第一阶段就是切断河西走廊,让唐军兵马不能集中。然后南北两路吐蕃军,分别控制凉州与河湟谷地这两个战略支点,再合兵一处向东。
  沙州没有被攻克,确实是给吐蕃人第一阶段的战略带来了很大隐患,但是不影响大局。
  现在吐蕃人开始执行第二阶段的战略,即:合兵一处进军陇右与凤翔府,最后兵临长安!
  当然了,吐蕃人并不是很清楚关中的事情,所以他们的战略是偏向保守的。根据方重勇推测,只要自己不去支援关中,那么吐蕃人将会千里突进,在长安扶持傀儡政权!
  整个战局会加速崩坏!
  等到那个时候,大家都成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
  所以,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吐蕃人尚未击败李宝臣以前,把关中的资源整合起来,在凤翔府以西的地段,将吐蕃人死死按在这里不再向东!
  这一点,生死攸关。等吐蕃人打进关中平原,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枢密院有什么建议?”
  方重勇沉声问道,掌心全是汗珠。
  “官家,事不宜迟,中军要立刻出兵。车将军那一万人,挡不住吐蕃人的。”
  李筌忧心忡忡建议道。
  车光倩为什么要前出到关中?
  因为要把刀顶在李抱玉和李宝臣的后背,让他们不再内斗,让他们不敢作出投降吐蕃人的举动!
  但是这点人马,表达战略意图绰绰有余,防备吐蕃人就不够看了。
  方重勇,以及现在汴州朝廷的天子李琦,必须立刻带中军入关中,以稳定大局。吐蕃人来了,人心思变,谁敢保证李宝臣和李抱玉,不会扛不住压力,直接投了吐蕃人呢?
  所谓“借刀杀人”的计策,根本就不顶用。历史上无数次证明,喜欢借刀杀人的,最后都成了别人手中的刀,没落到什么好下场。
  “粮秣,军械够用吗?粮道能维持多久?”
  方重勇看向刘晏询问道,面色虽然还算平静,但语气已经相当严厉。
  “官家,粮秣与军械是绝对够用的,甚至库存都可以支撑到明年冬天。只不过,到了明年春耕,人力就有可能不足了,需要民夫来耕田。
  下官……需要时间组织人手运粮。”
  刘晏面有难色说道。
  汴州有充足的粮秣,是因为运河的便利,如果在这里跟吐蕃人打仗,方重勇能打到吐蕃人困死饿死,打十年他都打得起。
  但是在关中甚至是陇右作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光有粮食不行,还得将其送到前线才行!就算路上人吃马嚼的不慌缺粮,也得有足够的人力去运粮,而不会影响春耕与秋收啊!
  这些事情就是考验一个政权的综合实力,如木桶理论,最短的那个板,才是最要命的!
  “把流民组织起来,把各地监牢里的囚徒组织起来,把大户家里的家丁都组织起来运粮!
  一切为了打赢吐蕃人!没有法令就制定新法!乡里乡间的各种闲散人员,都抓起来编练组织起来!不要让人力闲下来!”
  方重勇大手一挥,不想再听刘晏辩解。
  “得令,下官一定办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