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看李宝臣给李抱玉写了一封水平还算可以的亲笔信,说了道理又表明了立场,但他心中其实慌得一比。就连这个主意,都是他跟李史鱼争论了许久之后,才定下来的。
  投靠吐蕃人,不过说说而已,吓一吓李抱玉,真要去做,代价极大,李宝臣几乎不考虑。
  因为吐蕃人在招降纳叛这方面名声很臭,他们没有养狗的习惯,反倒是杀狗的例子屡见不鲜。即便是李宝臣现在投靠过去,也很难保证吐蕃人不会事后清算,更别提混得风生水起了。
  好在李抱玉并没有着急进攻李宝臣屯兵的陇县,这让后者大大松了口气。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李宝臣和李抱玉等人如此谨慎小心。
  吐蕃人没来的时候,即便是奇招歪招,他们也不会忌惮使出来。因为手里有兵的军头,哪里都去得,李宝臣守不住长安,难道不能去陇右么?
  李抱玉也可以退到河东。局面对他们二人来说,容错性很高。
  可是吐蕃这个庞然大物来了,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李宝臣或者李抱玉,都不能当做这个庞然大物不存在。
  稍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身死族灭,所以才不敢轻易开战。
  关中什么情况,或许吐蕃人一时之间不太了解,但要不了多久,吐蕃人就会探明这边的虚实。
  到时候打起来,李抱玉不敢进长安,怕稳不住长安的局面,心狠手辣的吐蕃人可不会像他那样忌惮杀人!横扫关中也不在话下。
  这天一大早,没听到喜鹊叫声的李宝臣,却得知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他那两个被汴州军俘虏的儿子回来了!
  两人不仅没有缺胳膊少腿,甚至看上去精神还挺不错的!
  父子三人在陇县府衙书房内抱头痛哭,将送二人前来的张通儒晾在一旁。看着三个大男人号丧一般哭泣,又是尴尬,又是感慨方重勇做事深谋远虑。
  当初要是图一时爽快,把李宝臣之子李惟诚和李惟岳给噶了,今日可就没得谈了。见到面前的景象,张通儒就明白,这次游说李宝臣的事情已经成了一大半。
  李惟诚和李惟岳在汴州并未被囚禁,甚至可以自由走动,他们是明白汴州朝廷到底有多强大的。此番他们二人就是最好的说客。
  “李大帅今日大概还有事,那张某先告辞了。”
  张通儒对李宝臣行了一礼,很是知情识趣的退下了。
  李宝臣也只是随意客套了一句,等他走后,这才用袖口擦了擦眼泪,看着李惟诚与李惟岳二人询问道:“方清……官家怎么说的?”
  “父亲,官家有信给您。”
  李惟诚从袖口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李宝臣,面色纠结。
  “父亲,我们还是降了吧。”
  李惟岳可没有李惟诚那么多顾忌,开门见山就要自己老爹投降。
  “唉!”
  李宝臣懒得跟他们说废话,拆开信慢慢看了起来。
  “来人啊,去把李长史找来。”
  看完信,李宝臣对门外的亲兵吩咐了一句,让他把李史鱼找来。
  很快,李史鱼便来到府衙书房,他本来就在府衙里面办公,走几步路就到了。
  一看到李惟诚和李惟岳都在,李史鱼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
  “李大帅,这是要问在下,是不是要投汴州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