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8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打仗是长痛,打仗是短痛。对于吐蕃人来说,打仗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解脱罢了。
  对此,李抱玉等将领是深有体会的。
  “兄长,我们不要进长安么?”
  看到李抱玉在营门外,看着灞河对岸的长安城发呆,李抱真走过来低声询问道。
  “你说,我们应该放弃凉州的基业么?现在也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了。”
  李抱玉长叹一声道,脸上写满了忧愁。
  在河东,他们不过生活了几年而已。但在凉州,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那边繁衍生息。
  甚至在大唐还没建立的时候,凉州安氏就已经在凉州落户了,只是没有飞黄腾达而已。
  那时候他们与凉州张氏等大族互相通婚,某种程度上“共治”河西之地。是李抱玉的先祖安兴贵从中斡旋,让大唐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接管了凉州,这才有了凉州安氏的基业。
  现在,他们要放弃这份“祖业”么?
  不是说非得为这份祖业流干家族最后一滴血,而是不甘心就这么让给吐蕃人。
  在李抱玉看来,吐蕃人还不配。
  “此事我也是非常纠结,难以决断。
  要拿下关中,又要对付李宝臣,还要进军凉州,打败吐蕃人。
  我觉得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来说,有点托大了。”
  李抱玉摇摇头道,显然是不太看好能实现所有的战略目标。
  既要,又要,还要,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撑爆了,什么都拿不到。
  “兄长,如果不能拿下凉州,那么吐蕃人的兵锋,将来就在凤翔府以西了。换言之,那时候如果他们要来长安,只需要几天便能饮马渭水。
  这样的话,我们拿下长安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给汴州的方清之流当盾牌罢了。”
  李抱真有些不满的抱怨了一句。
  话说得很直白,道理也是明摆着的。
  毕竟严庄能想到的“借刀杀人”之计,李抱真也不难看到。现在吐蕃人就是一把刀,一把影响大唐内部局势的刀。
  谁被这把刀伤了,只能自认倒霉。
  “如果我们不要关中,那么就只能缩回河东。河东地狭,我们又能支撑几年?”
  看到李抱玉不说话,李抱真又补了一刀。
  “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所以现在我们是进退两难了。”
  李抱玉摆摆手,满心忧愁就如这眼前的灞水一般,延绵不断。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匆匆忙忙走来,对着李抱玉耳语了几句。待对方说完,李抱玉只是微微点头,对李抱真招呼了一声,二人来到帅帐。
  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信使,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亡,腰间竹筒里,还有藏着一封求援信。
  “局势居然崩坏若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