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在公事方面,方重勇却是雷厉风行,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破烂事就会发火。
  严庄走后,方重勇看着运河边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大群人,无奈叹了口气。河北新定,自然是顾不上天津海港的建设。
  这个节点的要害之处,便在于堵住海船进入内陆河道,是一个关键的“阀门”。海船吃水太深,进入黄河很容易就会搁浅。这是地理条件限制所导致的,人力很难改变。
  换船和中转乃是必然。
  历史上,中晚唐后,海贸开始一日千里的发展,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相关的制度和基础设施,也要跟上才行。
  “官家,李太白求见。”
  忽然,张光晟在方重勇身后低声禀告道。
  “要是献什么诗赋那就大可不必了。”
  方重勇轻轻摆手,他现在正烦着呢,没时间陪李白说闲话。
  “呃,官家要不还是见一下吧,卑职看到李白还带着一个人过来了。”
  张光晟一脸尴尬说道。
  “行吧。”
  方重勇点点头,他对于跟李白套近乎,是没有多大兴趣的。不过怎么说呢,别人来都来了,不见一面似乎也不太好。
  李白的官运实在是不咋地。
  自从李璘驾崩后,李白就辞官回家了,但依旧居住在汴州。李白平时也是游山玩水没啥鸟事,不必操心个人生计。
  很多人为了求他的诗作,自愿送钱过来,因此李白的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只是听从宗夫人的建议,不再涉及政事。
  一行人来到状元楼的二楼包间,今日李白已经将这里包场,没有其他人在。
  “官家,这位是李昭,李某的从弟。他是从襄阳来的,有要事禀告官家。”
  李白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心中七上八下的。
  他还是想当官,要不然,不可能这么积极。只不过,当官没问题,身上却不能打着“李璘亲信”的标签。今日是为了李昭,更是为了跟方清拉拉交情。
  “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
  方重勇看向李昭说道,虽然语气平静,却显得不怒自威,气场逼人。
  李昭见过最大的官,就是襄州刺史赵赞了。
  他有些紧张的看了李白一眼,见对方已经急得冒火,于是咽了口唾沫说道:“官家,逆贼李璬在荆襄倒行逆施,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草民恳请官家派王师荡平贼寇,还荆襄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啊。”
  “请细说一二,本官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方重勇叹了口气,李昭大概是被吓傻了,以至于词不达意,说了一大通废话。
  李昭这才清醒过来,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荆襄那边的“新政”描述了一番。包括李璬是怎么听信卢杞的建议,全权委托他“捞钱”,官府又是怎么虚标土地与田宅的价格,敲骨吸髓。
  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到这番话,包括李白在内,包厢内其他人都被这种异常炸裂的敛财操作,给震惊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