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1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操得到青州之后不说对袁绍那边造成的压力,也能更进一步的对冀州进行压缩包围。
  更妙的是,青州若是到了他们手里,袁绍那边本就已经动静不小的继承人之争,怕是要再上一个台阶的。
  郭嘉道:“昔袁绍与公孙瓒争于青州,是其长子袁谭助其胜公孙瓒一筹,青州若在,自为袁谭之功绩也。”
  青州在这是一份功绩,可若是失去了,那就是一大败笔了。
  毕竟当年青州是派你去处的,结果这般轻易便被曹操给夺走了。袁绍不会愿意反思这是自己之前的失败失去了人心,他更可能认为是这个自己本就没有多顺眼的长子没有处好。
  当年说是帮忙夺得了青州,怕也是一个面子工程而已,甚至大家看得都是袁绍的面子,而非他袁谭真有本事。
  这争夺之事,看的不是谁更厉害,而是双方是否势均力敌。
  有来有往、强弱相当那才能够争夺起来。一方碾压另一方,这到底还有什么争夺的必要呢?
  目前袁绍嗣子中参与继承人争夺的,是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
  袁尚虽然有袁绍的偏爱,有得宠爱的母亲在袁绍那里吹枕边风。
  但如今袁绍本身威望大减不说,他还在这种情况下犯了一个跟刘宏当年一样的错误。
  人人都知道他更看好袁尚,可是这份看好却并未成文发布,只是一种心照不宣而已。
  就好像当年大家都知道比起刘辩,刘宏更加属意的继承人是刘协,可因为刘协不曾被明明白白的立为太子,到底还是让刘辩登上了帝位。
  这要不是董卓行废立之事,刘协这辈子就真的注定要远离皇位了。
  而袁绍比刘宏更加糟糕的是,刘宏当年除了陆离因为前世见闻早早知道对方活不长,其余人还当对方正值盛年,继承人就算是含糊不清一点,大家也都觉得自己等得起。
  权当是陛下愿意给自己嫡长子一个成长的机会,又或者是陛下在等着皇子协成长起来再立储。
  可是袁绍呢,如今他本身年纪就不小了,一番打击之后肉眼可见的状态差劲,谁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啊。
  明明先帝的前车之鉴就在10年前,当年他还是亲历者甚至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受害者,现在轮到他了,真的一点记性都不长。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看好幼子却又不曾明立幼子,这份看好都不免要打上一个问号。
  袁尚最大的依仗——虚无缥缈的不确定父爱,相比之下,袁谭的依仗更加实在,实打实的长子不提,功绩那也是明明白白的有——青州。
  可以说这场争夺中,要不是袁绍喜爱太过,目前的袁尚压根跟袁谭站不到一个台阶上。
  有句话说的好啊,这家大业大的人家,从外面杀,一时是杀不死的,需得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曹公诚不欺人,嗯,此处曹公为曹雪芹。
  曹操看着自己的几位心腹,中间帮忙串联青州上下的人可信度很高,得到青州的好处与坏处都说清楚了,再这样的情况下还不能当机立断的,那绝对不会是曹操,那是袁绍。
  本来很多人还可能觉得袁绍不至于如此,但自从官渡之战后,没有人这样认为了。
  好的名声建立起来且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但是坏的名声一旦出现了却会非常稳固,甚至会随着传播越发不堪。
  当然了,不堪到一定地步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触底反弹的,袁绍便是败给了曹操,先前坐拥四州之地的北方霸主那也不是假的。
  他只是败给了曹操,曹操都还没有说什么,许多无关紧要的人便按耐不住的开始发表各种看法了,这种让袁绍生气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倒是助力了曹操。
  没有学习老朋友的意思,曹操很快便做出了决定,而这一次陆离不再是留守后方的人了。
  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当后方留守人员,但陆离也不是没有随军经验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