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17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图的话能够起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因为他这话真的很真,九分真,一分假而已。
  假就假在他们家明公可做不来勾践,但他们的情况确实比勾践好多了。
  夫差那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曹操想要取邺城,可没那么容易。
  其实本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我们或许打不出去,但守住真的没有那么难。
  不说攻守之间的投入本就不一样,就像郭图说的那样,袁绍在冀州经营多年,可谓是人心归附,哪里就那么容易被人轻易打败呢。
  但这个认知其实并没有多么让人高兴,能够防守成功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从逐鹿天下到龟缩防守,这个落差袁绍接受不了,难道投靠他的文武便能够接受吗?
  要是怀着这种心思,大家一开始直接去投靠刘表便是了。
  大家选择了袁绍,是想要辅佐对方成就一番大事的。
  结果辛辛苦苦好多年,最后回头一看,他们跟一开始跟着刘表躺平的混成了一样结局,所以这些年我的努力是为什么,因为我勤劳吗。
  这种事情真的是不能想,一想简直太破防了。
  一群人半振作半破防的进行防守,然后成功证明了什么叫做哀兵必胜。
  曹操没能从他们手中得到好处,但他们同样不曾从曹操那里占到便宜。
  考虑到战争是在他们地盘上进行的,甚至是被人围攻大本营,算上其中的隐形损失,他们甚至还是损失更多的一方。
  哪怕对方没有赢似乎就能判定是自己赢,正该借着胜利重旗鼓才是,可惜大家都不想要接受这种自欺欺人。
  好似无功而返的曹操回首望向那座不曾被自己攻克的城池,他本也没想过一战便能打下袁绍的大本营。
  只是有些战争你哪怕知道不能赢,却也不能不打,因为打了或许不能赢,但打了之后会促成未来的胜利。
  袁绍好似赢了,可恐怕心里比输了还难受吧。
  邺城这边是个硬骨头没有啃下来,但是袁绍的其他地盘就没有邺城这般牢不可破。
  袁绍官渡失败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让地方上不少人对他失去了信任与敬畏,面对打败袁绍的曹操军队来势汹汹,不少人直接投降。
  第181章 乐安来信
  虽然不曾攻克邺城,但曹操这次本也不是只死磕邺城一个地方。
  从最后扩大的地盘来看,倒也可称之为得胜而归。
  攻打邺城,那是展现态度、对袁绍施加压力。
  得到其他地盘,那是维持己方士气。
  如果单单死磕邺城,一次、两次、三次,一直都打不下来的话,自己这边积攒的士气不免出现问题。
  可要是不攻打邺城,没有那种“首都都被人围着打”的紧迫感,其他地方的反抗力度也不会大幅度降低。
  攻城之战,攻心为上,便是如此了。
  当年黄巾若是能够打到洛阳,哪怕最后依旧会失败,但影响绝对会翻上好几倍。
  跟荀彧一起来迎接曹操凯旋的陆离站在那里,脸上有期待与笑容,一副非常标准的迎接模样,任谁都想不到他心里想的是黄巾当年怎么没能打到洛阳这种炸裂的事情。
  再次感谢东汉没有读心术这种东西,所以大家都还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