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国公语噎,经秋延提醒,又想起大长公主。是了,他曾经的妻子就是一位敢于同男子争锋的奇女子,更不该因清蕴的身份就擅自为她决定什么。
  齐国公点点头,“好,都按你的意思办。”
  陆陆续续商议了两个多时辰,齐国公留秋延用饭,起身看向窗外。
  暮色渐起,天际翻涌着金红色的云浪,高耸楼阁慢慢成为这幅巨画中的泼墨,被残余的光线勾勒出轮廓。
  征战途中他曾看过更壮丽的景色,但无论哪儿都比不过这里,比不过那把椅上的风景。
  愿望即将成真,他清楚,一月内,待文昭帝被静王指认退位,静王又“自愿”请他这位外公登基后,京中自会有人主动拥立他。起初隐隐的激动过后,如今竟有一丝惆怅寂寥。
  起初齐国公有功成名就的野心,仅限于报效家国。先帝多疑,屡次试探、设计于他,他也只想着避其锋芒,渐渐甘于平庸。
  直到长子身亡,激起了他最深的怒火,一步步、一天天走到如今地步。
  数年过去,他即将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同时,也永远失去了和她重修旧好的机会。
  …………
  李审言不知齐国公这么多愁善感,即便知道了,也只会嘲讽一句“矫情的老头子”。
  他忙完事,亲自去把太夫人接了回来。老人家年纪大了,前几年一直在为儿孙担忧,现在得见二人平安,且大权在握,心下微松,就生了场大病。
  这场病来势汹汹,大夫都不看好,其余人得知后,为免横生意外,默契地加快进度,将齐国公请上皇位,改国号为岳,年号取镇安二字。
  与此同时,李审言被封太子,入主东宫。太夫人被封妙严太后。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但太后病重,镇安帝和李审言暂时都无瑕顾及其他,把次要事务都摆在一旁,先陪伴太后。
  李审言心情不佳,脸色阴沉沉,没了惯有的松弛。
  暂时忙完,他喝下大杯茶水提神,坐在太师椅上捏了捏眉,听到李琪瑛和清蕴一同去探望太后的消息时愣了一愣。
  想想,快速披上外袍走去。
  他迈入门时,清蕴已经看望过太后,留李琪瑛和老人家说话,自己则静静欣赏盆中绣球。
  侧看过去,她神色宁静,像幅美丽的仕女图。偶尔眼睫颤一颤,也只会使这幅图更加生动。
  已经三个月没见了,李审言视线动也不动地凝在她身上。
  她突然说出那句话后,李审言本以为是陆清蕴有所动摇,随后却又能整整三个月都避开各种各样和他见面的场合。现在想来,那天可能只是她恶劣的一时捉弄。
  李审言却没什么恼怒,可能是因为他早知她本性如此。如果不是最近事情太多,祖母病重,他怎么也不可能安静这么久。
  宫人行礼声引起清蕴注意,回头看到他并不意外,“太子殿下。”
  李审言直直入内,倒没做什么失礼的事,先问太后情况,得知老人家如今精神尚好地在和李琪瑛说话,嗯了声,“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喝药,别忘了。”
  宫人应是。
  等李审言重新转头时,清蕴无声收回目光。
  他好像只是照常来看望祖母,竟没和清蕴说一句多余的话。旁人看来,太子殿下和陆夫人相隔丈余,安静无比,把相识但不熟这五个字诠释得十分生动。
  唯独被注视的清蕴能感受到,他隐秘目光下的灼热。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李琪瑛出门,撞见李审言后微怔,掩去眼底的复杂,和他打了个招呼,但没行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