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3 / 3)
夫妻俩发现,对面不知何时演起了一出官兵抓人的戏码。
被抓的青年一身斓衫,书生模样,气势凛然地说着什么。在他身后,似乎是家里人在哭喊恳求。
王宗赫看老翁,“老丈知道发生了何事?”
老翁:“自然,这人前阵子做了首诗,几乎人人都听过。”
夫妻俩心头微沉,都想起了老翁口中的诗。
宫墙柳,宫墙柳,遮天蔽日龙垂首。昨夜东风卷地来,金枝跌进臭水沟。
与其说诗,不如说是便于口口相传的民谣,直白易懂。
正是太直白了,当其传入清蕴和王宗赫耳中时,他们都意识到作诗人的用心和他可能的下场。
柳太后和她背后的柳家人,听到这首诗定然大怒。
王宗赫看向那书生,知道他不过是颗棋子,这诗背后肯定有人推波助澜。但能够推波助澜到这地步,证明民间谣言已经满天飞。
这场本来作娱乐之用的垂钓,因着这一幕,夫妻俩都没能放松。
第83章 这小子,还是这么张狂
朝堂权柄可凭一人独断, 但历史洪流从不屈从于谁的掌心。纵使柳太后垂帘听政,大举提拔同支族亲,终究压不住九洲沸反的讨逆声浪。
内有同宗异梦的柳阁老掣肘朝纲,外有数十万铁骑虎视眈眈的齐国公。北境狼烟未熄, 东海倭寇又起。更致命的是先帝暴毙留下的悬刃——文昭帝继位的正统性始终不明, 四海皆疑。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危局里, 柳太后把权柄攥得愈发急切, 导致乱象频生。
这把火经由幕后人操纵,越烧越大。王宗赫已经尽量明哲保身, 但身处朝堂,还是不可避免被波及了。
柳家人负责修缮黄河护堤,在押送修缮用材时,推车不慎翻倒,石块掉出来, 被人认出修缮护堤用的竟是遇水膨胀的青石。 ↑返回顶部↑
被抓的青年一身斓衫,书生模样,气势凛然地说着什么。在他身后,似乎是家里人在哭喊恳求。
王宗赫看老翁,“老丈知道发生了何事?”
老翁:“自然,这人前阵子做了首诗,几乎人人都听过。”
夫妻俩心头微沉,都想起了老翁口中的诗。
宫墙柳,宫墙柳,遮天蔽日龙垂首。昨夜东风卷地来,金枝跌进臭水沟。
与其说诗,不如说是便于口口相传的民谣,直白易懂。
正是太直白了,当其传入清蕴和王宗赫耳中时,他们都意识到作诗人的用心和他可能的下场。
柳太后和她背后的柳家人,听到这首诗定然大怒。
王宗赫看向那书生,知道他不过是颗棋子,这诗背后肯定有人推波助澜。但能够推波助澜到这地步,证明民间谣言已经满天飞。
这场本来作娱乐之用的垂钓,因着这一幕,夫妻俩都没能放松。
第83章 这小子,还是这么张狂
朝堂权柄可凭一人独断, 但历史洪流从不屈从于谁的掌心。纵使柳太后垂帘听政,大举提拔同支族亲,终究压不住九洲沸反的讨逆声浪。
内有同宗异梦的柳阁老掣肘朝纲,外有数十万铁骑虎视眈眈的齐国公。北境狼烟未熄, 东海倭寇又起。更致命的是先帝暴毙留下的悬刃——文昭帝继位的正统性始终不明, 四海皆疑。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危局里, 柳太后把权柄攥得愈发急切, 导致乱象频生。
这把火经由幕后人操纵,越烧越大。王宗赫已经尽量明哲保身, 但身处朝堂,还是不可避免被波及了。
柳家人负责修缮黄河护堤,在押送修缮用材时,推车不慎翻倒,石块掉出来, 被人认出修缮护堤用的竟是遇水膨胀的青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