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夫说,她是天生如此,可以调理,但要和寻常女子一样会比较难。这对身体没影响,她就放平了心态,加上嫁给李秉真后,谁也不会在子嗣上催她,她就更不在意了。
  李琪瑛松了口气,继续专心看向产房。
  给李贵妃准备的产房位于承乾宫偏殿,这儿没有住嫔妃。但李贵妃执掌凤印,宫内大大小小的嫔妃都不敢在她生产时若无其事地待在住处,纷纷赶了过来,不敢高声喧哗,就在位上窃窃私语,猜测贵妃安危。
  李琪瑛无意间扫过去几眼,发现竟有妃子在此刻妆扮得格外用心,当即脸色铁青,意外得没有当场爆发,而是暗暗记住嫔妃模样姓名,准备择机再让母亲出手教训。
  又过小半时辰,建帝仪仗姗姗来迟。
  他下了辇,对一众请安的人摆摆手,步履匆匆,倒真像是忙碌国事而来,“贵妃如何?”
  女官被唤出来,回他话,“娘娘虽然发动得早,但太医说腹中皇子安好,如今产婆正在推腹助产。”
  “怎么没有声音?”
  女官道:“还未到正式产子的时候,太医说不宜叫喊,免得后继无力。”
  建帝虽有了三个儿女,但女子生产的事,他依旧不大清楚,点点头,就坐到一旁等待。
  同样听到这些话的嫔妃们也跟着松了口气,至于内心是庆幸还是失望,就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陛下很少临幸后宫,宫中有孕者极少。原本她们还在庆幸贵妃也一直膝下无子,今天她要是生下一位皇子,不会被当场册封为后罢!
  这些心思,建帝自然懒得琢磨,他内心其实有些复杂。
  李贵妃是他的表妹,也伴了他十年,再怎么不喜外戚势力过大,他也不会希望她一尸两命。可当初太医也说过,这胎是皇子的可能极大。
  朝堂本就有人在催他立太子,大皇子生母地位低微,如果贵妃诞下二皇子……
  如今齐国公势头稍降,若是立了贵妃之子,之前那些功夫岂不又化为灰烬。
  想到曾经看过的那则预言,建帝眯起眼眸,各种情绪在胸口()交织。
  第43章 窥视
  建帝登基五年时, 钦天监有人夜观天象,观出荧惑守心之象。十年之内,天子驾崩,杨家江山将会易主。
  推演一番, 篡臣贼子极有可能出自外戚。
  建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柳、李两家。
  柳文宗侄女和齐国公长女都为后宫嫔妃, 外戚之中, 也以他们两家势力最大, 一文一武,各占鳌头。
  他想知道预言当中更详细的指向, 那人却无法给出答案,建帝左思右想,将那人秘密处死了。
  当然不是因为不信这则预言,反而是因为太信了,不希望走漏风声。
  此后, 他一直在观察两家动向, 看他们是否会在暗中积蓄势力。
  经历过李家军一事,建帝认定齐国公府威胁更大,毕竟他们手握兵权, 自己的姑母大长公主也日益张狂,让建帝十分不喜。
  多疑的他,甚至想到齐国公是否早有不轨之心,故意让长子装病, 于是也对李秉真百般试探。从太医口中得知李秉真身体确实羸弱后仍没有打消警惕, 多次试探这位表弟对仕途的想法。
  最初, 他越是试探, 齐国公越不敢放权。建帝表面放任他和柳文宗制衡,实则更为信任柳家, 在蒙古再起异动时,甚至想过借此机会让李家失势,随后清算。
  李审言当然也是对付李家的一把好刀,没有什么能比父子反目更精彩的戏码。可惜齐国公不知是隐藏太深,还是终于决定急流勇退,在这种当口辞去统领之位,让建帝许多布置当即成了一场空。
  建帝没有彻底放松,但确实因此有了疑惑,只能着李审言和锦衣卫私底下观察齐国公动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