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4)
陶迹话里的含义,我终于慢慢明白。
再提及何流与陶迹,是我婚礼前一个月。
那时,我和我先生正启程前往外地,打算拜访他已经退休的恩师,并送去请柬。
一路上他都在跟我说读研时的故事,说起他导师曾经带过一对学长,两个人都格外优秀,每次组会都会被导师拿来做对比。
我笑问他们是不是很讨厌这两位学长。
他却摇头,说学长们人很好,也给他们提供过很多帮助,所以更多的是敬佩和惋惜。
我不解,问他为什么惋惜。
他说,其中一位学长英年早逝,另一位在他去世的几个月后,辞去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工作,回到北方的母校专司科研教学。
我心头猛地一跳,问他学长的名字是不是叫何流和陶迹。
他很惊讶,问我怎么会知道。
我跟他说了当年在医院的故事。
我还记得,出院前我曾问过何流,如果我的病再复发,是不是还可以回去找他。
当时他顿了一下,没给我答案。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答案。
婚礼那天,何流有个重要的会议,没有来到现场,但他给我们寄了一大箱苹果,和一句“平安顺遂,白头到老”。
这句话看似平常客套,却有太多的遗憾和无奈。
听说,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何流的选择。
明明是年轻有为的副主任医师、科室骨干,他在庆宁市工作多年,也早就积攒下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就算是渴望早日攻克那个难题,医学的区域性注定了留在本地的大学执教,会更便捷有利。
究竟为什么,他要放弃大好前程,背井离乡,一人定居在气候习性完全不同的北方。
言至于此,就连我先生也忍不住感叹,学校的冬天是真的很漫长。
我想,我大概能够明白。
那座大学城,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开始,也记下了他们难回的少年时。
他的爱人在冬天离开,从此他的世界,便再也等不到春天。
--------------------
童梦视角到此为止,后半部分是第三人称。
第10章 :最初(上)
陶迹抓了抓头发,余光看着教室门口的人,有点烦躁。
“陶迹,何流在外面。”室友用胳膊碰他一下,“又来找你的?”
陶迹重重叹口气:“鬼知道。” ↑返回顶部↑
再提及何流与陶迹,是我婚礼前一个月。
那时,我和我先生正启程前往外地,打算拜访他已经退休的恩师,并送去请柬。
一路上他都在跟我说读研时的故事,说起他导师曾经带过一对学长,两个人都格外优秀,每次组会都会被导师拿来做对比。
我笑问他们是不是很讨厌这两位学长。
他却摇头,说学长们人很好,也给他们提供过很多帮助,所以更多的是敬佩和惋惜。
我不解,问他为什么惋惜。
他说,其中一位学长英年早逝,另一位在他去世的几个月后,辞去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工作,回到北方的母校专司科研教学。
我心头猛地一跳,问他学长的名字是不是叫何流和陶迹。
他很惊讶,问我怎么会知道。
我跟他说了当年在医院的故事。
我还记得,出院前我曾问过何流,如果我的病再复发,是不是还可以回去找他。
当时他顿了一下,没给我答案。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答案。
婚礼那天,何流有个重要的会议,没有来到现场,但他给我们寄了一大箱苹果,和一句“平安顺遂,白头到老”。
这句话看似平常客套,却有太多的遗憾和无奈。
听说,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何流的选择。
明明是年轻有为的副主任医师、科室骨干,他在庆宁市工作多年,也早就积攒下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就算是渴望早日攻克那个难题,医学的区域性注定了留在本地的大学执教,会更便捷有利。
究竟为什么,他要放弃大好前程,背井离乡,一人定居在气候习性完全不同的北方。
言至于此,就连我先生也忍不住感叹,学校的冬天是真的很漫长。
我想,我大概能够明白。
那座大学城,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开始,也记下了他们难回的少年时。
他的爱人在冬天离开,从此他的世界,便再也等不到春天。
--------------------
童梦视角到此为止,后半部分是第三人称。
第10章 :最初(上)
陶迹抓了抓头发,余光看着教室门口的人,有点烦躁。
“陶迹,何流在外面。”室友用胳膊碰他一下,“又来找你的?”
陶迹重重叹口气:“鬼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