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3)
黄毛解释:“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祝池:“废话。”
“我们家馄饨最大的优点就是馅儿不腥不腻。”黄毛很骄傲地给新客户科普,“但招牌打出来还是因为一个孕妇。”
“?”
怎么越来越离谱了。
“当时她怀孕妊娠反应很大,吃不下饭,更吃不下肉。据说不用闻那个味儿,光是看到沾肉的东西就恶心想吐。之后就来中心医院,也就是对面检查。医生说她这样不行,不补充营养对生产不利。”
“后来的事大家可想而知啦,当然是尝了口我家的馄饨,发现不腥不腻,完全吃得下。从此开启新大陆,每周起码三天都来吃我家馄饨,最后生了个七斤八两的大胖闺女儿!现在应该长这么高了吧。”黄毛用手比划了下,“小姑娘还来过几次,长得挺可爱的。”
哦,原来如此。祝池还是没明白,“所以这跟花生米有什么关系?”
“所以三姐趁这个机会把花生包馄饨里,每天限量一个,全凭运气,吃到算好彩头。”年成跳出来说,“是不是觉得三姐特精。”
黄毛嘟哝:“那可不,我躲哪玩手机都能被她逮着。”
祝池似懂非懂地点头,“所以是什么好彩头?”
宋时掩着嘴轻笑了几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咳嗽。
“还没反应过来?”大学霸不该是这个智商,年成有些无语,“花生,当然是寓意‘生’啦!对孕产妇还有新婚小夫妻很有吸引力的。”
接着年成和黄毛贼兮兮地盯着祝池看,这还没完,眼珠又转向他旁边那位。
被目光围追的宋时别过头,跟着他们一起看过去,这下彻底笑开了。
“……”
祝池:“都、给、我、滚。”
第85章
那天从馄饨店出来他们没打车, 而是在华灯初上的街角走了很久。
抬头欣赏晚霞漫卷天际,低头细数一路有多少井盖,然后躲开。路面每块地砖的花纹变得清晰, 擦肩而过的路人甲在脑海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象。他们不时隔着校服袖子拉手,不时闹两句,时间在走走停停中变得悠长。
回去的时候接近小晚自习下课, 黑板上留下一行数学作业,大顺正坐在讲台上, 头也不抬地拧眉思考, 和台下一众扎着脑袋埋头苦干的无异。似乎对大家很放心。
两人趁着这份静悄摸进教室, 动作轻到和窸窣的翻书写字声融为一体,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可就在他们落座的时候,大顺却跟头顶长了眼睛似的,突然抬头朝后门口扫去一眼。视线没停留多久, 而后又低下头, 什么也没说。
下课后大顺只是过来问了娜姐女儿的状况。
许是事情多了就容易搞混淆。大顺自动将那两张出门条对号入座到面前两位身上, 不仅没问祝池怎么也跟着去了,也没追究二人回来晚的原因, 最后只叮嘱两句:
“数学作业记得补起来,明早交应该没问题吧?”
二人连声答应下来, 大顺走后才苦涩地望向对方。
唉,看来今晚是有的加班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日子归于平淡且美好的细流中。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早七晚十的生活, 家和校园两点一线,在固定的地点循环着同质化的事情:上课、练习、考试、改错、再上课……时间在这个圈里飞速滚动。 ↑返回顶部↑
祝池:“废话。”
“我们家馄饨最大的优点就是馅儿不腥不腻。”黄毛很骄傲地给新客户科普,“但招牌打出来还是因为一个孕妇。”
“?”
怎么越来越离谱了。
“当时她怀孕妊娠反应很大,吃不下饭,更吃不下肉。据说不用闻那个味儿,光是看到沾肉的东西就恶心想吐。之后就来中心医院,也就是对面检查。医生说她这样不行,不补充营养对生产不利。”
“后来的事大家可想而知啦,当然是尝了口我家的馄饨,发现不腥不腻,完全吃得下。从此开启新大陆,每周起码三天都来吃我家馄饨,最后生了个七斤八两的大胖闺女儿!现在应该长这么高了吧。”黄毛用手比划了下,“小姑娘还来过几次,长得挺可爱的。”
哦,原来如此。祝池还是没明白,“所以这跟花生米有什么关系?”
“所以三姐趁这个机会把花生包馄饨里,每天限量一个,全凭运气,吃到算好彩头。”年成跳出来说,“是不是觉得三姐特精。”
黄毛嘟哝:“那可不,我躲哪玩手机都能被她逮着。”
祝池似懂非懂地点头,“所以是什么好彩头?”
宋时掩着嘴轻笑了几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咳嗽。
“还没反应过来?”大学霸不该是这个智商,年成有些无语,“花生,当然是寓意‘生’啦!对孕产妇还有新婚小夫妻很有吸引力的。”
接着年成和黄毛贼兮兮地盯着祝池看,这还没完,眼珠又转向他旁边那位。
被目光围追的宋时别过头,跟着他们一起看过去,这下彻底笑开了。
“……”
祝池:“都、给、我、滚。”
第85章
那天从馄饨店出来他们没打车, 而是在华灯初上的街角走了很久。
抬头欣赏晚霞漫卷天际,低头细数一路有多少井盖,然后躲开。路面每块地砖的花纹变得清晰, 擦肩而过的路人甲在脑海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象。他们不时隔着校服袖子拉手,不时闹两句,时间在走走停停中变得悠长。
回去的时候接近小晚自习下课, 黑板上留下一行数学作业,大顺正坐在讲台上, 头也不抬地拧眉思考, 和台下一众扎着脑袋埋头苦干的无异。似乎对大家很放心。
两人趁着这份静悄摸进教室, 动作轻到和窸窣的翻书写字声融为一体,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可就在他们落座的时候,大顺却跟头顶长了眼睛似的,突然抬头朝后门口扫去一眼。视线没停留多久, 而后又低下头, 什么也没说。
下课后大顺只是过来问了娜姐女儿的状况。
许是事情多了就容易搞混淆。大顺自动将那两张出门条对号入座到面前两位身上, 不仅没问祝池怎么也跟着去了,也没追究二人回来晚的原因, 最后只叮嘱两句:
“数学作业记得补起来,明早交应该没问题吧?”
二人连声答应下来, 大顺走后才苦涩地望向对方。
唉,看来今晚是有的加班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日子归于平淡且美好的细流中。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早七晚十的生活, 家和校园两点一线,在固定的地点循环着同质化的事情:上课、练习、考试、改错、再上课……时间在这个圈里飞速滚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