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您要去象州?”去干嘛?吏部尚书就能自己给自己批假条吗?
  景尚书说道:“不是,我要去海州、吴州考察。”
  赵淩用怀疑的眼神看他:“真的是考察,不是旅游?”
  “当然不是。陛下知道的。我去辅佐一下太子殿下。”在神都干了那么多年,他得出去逛逛。
  赵淩顿时就露出“我就知道你是去玩的”的眼神看向景尚书:“不行,吏部事情那么多。”
  景尚书立刻摆出上官的架势:“我是尚书,你是侍郎,陛下都准了,你说什么不行?”
  赵淩只能跟他说了沈妆出行的日期,心里面也知道,和吏部尚书同行,对沈妆来说好处巨大。
  反倒是景尚书,他也不差一艘快船。
  等和景尚书道别,窦荣就戳他的脸:“怎么这么不高兴?现在吏部不是不忙?”
  “现在是还好。”赵淩长长叹气,“打赌他过年不回来。”
  窦荣一听也愣了一下:“说不定被姨父姨母拉着打江山去了。”
  赵淩还没想到这个可能,原本只以为是景尚书工作多年,想休个长假:“景尚书……打江山,不能够吧?”
  窦荣偏头看了他一眼:“他们不缺会打仗的人,缺的是搞后勤的。”
  吏部尚书去搞后勤,好像瞬间战备就充足了呢。
  第181章
  赵淩觉得窦荣的猜测不能说是无稽之谈, 可能性也非常小:“吞下宁吴后,到现在的官吏缺口还那么大,更何况还有一个现在已经排得半干的黑龙泽的窟窿要填, 南龙州那边的官场也得重新梳理, 再打下地盘, 根本没人过去。”
  窦荣更了解自己的姨父姨母:“那万一水稻一年三熟四熟的?有地方能种甘蔗?”
  粮食和糖, 还得再算上矿石。
  没法拒绝。
  赵淩唉声叹气:“这样下去, 学校都来不及建。”
  官吏的缺口是一回事,社会其他方面的人才缺口只会更大。
  作为吏部侍郎, 他得把事情做在前面,才能到时候不手忙脚乱。
  窦荣略感同情地看向赵淩:“你把你常二哥带去吏部?”
  好歹也是最早给赵淩打下手的, 还是赵淩的奶兄,常禾虽然读书不太行, 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但给赵淩打下手还是很得力的。
  “算了。常二哥只想着做菜, 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并且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喜好上不容易。
  常禾过往这些年陪着他走南闯北的,如今在侯府给家生子们开蒙,得空了整理整理菜谱,开发一些新菜品, 日子过得充实又舒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