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3 / 3)
她都三十多的人了,眼瞅着女儿都能说亲了,还得被母亲训,简直比以前在家当姑娘的时候还严格。
赵淩疑惑:“二姐不是考了第三?”很不错的成绩了。
说起来沈壮壮呢?刚才还在呢,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
赵婉清也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奈何她娘不觉得。
“她以前在家读的书都不知道忘哪儿了。小蝶以前就在族学上课的那点基础,学习也不怎么认真,都考了第十。”要不是赵婉蓉现在在封地,作为王妃也不方便随意离开封地,她高低得让赵婉蓉也参加考试。
这次最后乡试前十名,有八名女子,让一群自负的男人都破了大防。
其实女子这么高的成绩,并不是说女子就真的就比男子读书要好,而是证明了良好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
如今对子女教育重视的人家很少,哪怕是有条件读书的人家,基本就是把孩子送到书院,或者请个西席在家教。
别看赵淩以前年纪小的时候,出门只要碰到个长辈就要被考校功课,但像赵家这样,赵骅天天亲自盯孩子功课的是极少数。
而且赵家往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家,哪怕是官员里都是最重视教育的那一拨。
通常一家人里,也就是重点培养上一两个孩子。
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话,赵淩和赵茂得到的教育资源肯定是远远比不上赵辰、赵缙两个嫡子的。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先生的精力就那么点,肯定是集中在一两个学生上更加容易出成绩。
很多人觉得赵淩名不副实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是在文华殿读的书,身为太子伴读享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赵淩对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不感冒,也不愿意花太多心力在那方面,对比的还是祝阳、米希这样的天才,偶尔会有一两句赵淩读书不好的话传出去。
不过说的人是开玩笑,听的人就未必了。
男子的读书资源都如此稀缺,更何况是女子。
想也知道这一科能够参加科举的女子,一个个能够接受的教育水平,超越了99%的大虞家庭。
不过前十的八名女子中,赵家占了三个,可见赵家是多么优秀,以及王家是多么重视教育女儿。
没错,王家。
王太后证明了王家女的武功;赵王氏证明了王家女的文才。
他们正说着,赵婉蝶溜达过来了:“小婶说我呢~”
她一张小圆脸上满含笑意,语气还带着少女的娇憨,跟他们一一打过招呼,坐到赵婉清对面,“清姐姐你这么努力,是怕会试输给我吗?”
赵婉清:“别说大话,你考一个试试。”嘿,她这不服输的性子!
赵婉蝶端起下人倒的茶水喝了一口:“考就考了。嘉珍和爷爷都给我复习呢。”
她以前在族学就学得不错,只是族学教的不深。 ↑返回顶部↑
赵淩疑惑:“二姐不是考了第三?”很不错的成绩了。
说起来沈壮壮呢?刚才还在呢,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
赵婉清也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奈何她娘不觉得。
“她以前在家读的书都不知道忘哪儿了。小蝶以前就在族学上课的那点基础,学习也不怎么认真,都考了第十。”要不是赵婉蓉现在在封地,作为王妃也不方便随意离开封地,她高低得让赵婉蓉也参加考试。
这次最后乡试前十名,有八名女子,让一群自负的男人都破了大防。
其实女子这么高的成绩,并不是说女子就真的就比男子读书要好,而是证明了良好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
如今对子女教育重视的人家很少,哪怕是有条件读书的人家,基本就是把孩子送到书院,或者请个西席在家教。
别看赵淩以前年纪小的时候,出门只要碰到个长辈就要被考校功课,但像赵家这样,赵骅天天亲自盯孩子功课的是极少数。
而且赵家往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家,哪怕是官员里都是最重视教育的那一拨。
通常一家人里,也就是重点培养上一两个孩子。
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话,赵淩和赵茂得到的教育资源肯定是远远比不上赵辰、赵缙两个嫡子的。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先生的精力就那么点,肯定是集中在一两个学生上更加容易出成绩。
很多人觉得赵淩名不副实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是在文华殿读的书,身为太子伴读享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赵淩对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不感冒,也不愿意花太多心力在那方面,对比的还是祝阳、米希这样的天才,偶尔会有一两句赵淩读书不好的话传出去。
不过说的人是开玩笑,听的人就未必了。
男子的读书资源都如此稀缺,更何况是女子。
想也知道这一科能够参加科举的女子,一个个能够接受的教育水平,超越了99%的大虞家庭。
不过前十的八名女子中,赵家占了三个,可见赵家是多么优秀,以及王家是多么重视教育女儿。
没错,王家。
王太后证明了王家女的武功;赵王氏证明了王家女的文才。
他们正说着,赵婉蝶溜达过来了:“小婶说我呢~”
她一张小圆脸上满含笑意,语气还带着少女的娇憨,跟他们一一打过招呼,坐到赵婉清对面,“清姐姐你这么努力,是怕会试输给我吗?”
赵婉清:“别说大话,你考一个试试。”嘿,她这不服输的性子!
赵婉蝶端起下人倒的茶水喝了一口:“考就考了。嘉珍和爷爷都给我复习呢。”
她以前在族学就学得不错,只是族学教的不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