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头子岁数越大越不着调。
  以前疑心病重得全家过日子都得谨言慎行,现在倒好,玉玺都能随便给出去了。
  顾潥有些犹豫自己要不要跑。
  跑了是不是有损天子威严?
  不跑,皇后的样子着实吓人。
  赵淩趁机跑了出去,不敢看皇后家暴皇帝。
  侍卫们倒是已经习以为常,反正就是做做样子。
  皇后顶多就是掐两下皇帝,那是家事,怎么可能真的用鞭子抽?
  赵淩告完状,就颠颠儿地跑去太后那边:“姑外祖母,走,我们出去玩!去看衙门新排的戏。”
  海州当地的教化不怎么样,但曲艺文化倒是很繁荣,且很有地方特色。
  虽然只是在早期阶段,各方面比较粗糙,有些内容也难登大雅之堂,但架不住老百姓们爱看。
  赵淩就整合了各种资源,搞了个“文工团”,把一些朝廷的政策、真善美的一些事务之类,编排成戏曲,准备到时候在海州各地到处宣传。
  原本戏子属于下九流的人,要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没人家会愿意把子女送去学唱戏。
  别看大家都爱看,一些名角还能受人追捧,但其实谁都瞧不起。
  戏子本身也知道自己地位低下,没想到突然就有了编制。
  按照官府现在的说法,他们现在的曲艺团属于直属于海州府衙的下属机构,负责宣传。
  原先戏班子的班主,现在是吏员,包括戏子也算是小吏,正经有禄钱可以拿。
  赵淩扶着太后从马车上下来,指着城内一处遍植花木的大房子说道:“这就是海州大剧院,以后海州的或者别处的曲艺团都可以来这里登台表演。百姓们也可以来这里听戏。等他们演熟练了,就去海州各地演,去县城、去集镇演。”
  海州大剧院没有高高的围墙,花园简洁,基本只有平整的草坪和一些本地常见的果树,像是芒果、杨桃、荔枝、木瓜之类。
  中间有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大房子门前是开阔的广场。
  由于海州气候炎热,本地宵禁形同虚设,夜市文化比象州更甚。
  大剧院的道路和园子里,设置了许多石灯幢,用于夜晚照明。
  大剧院内不止一个曲艺团。
  一下午,太后跟赵淩一起看了芒果团、杨桃团、荔枝团、菠萝蜜团的表演。
  戏曲采用海州话和雅言两种方式,不过为了宣传效果,主要还是以本地海州话为主。
  太后对简单的海州话能听懂一些,具体剧情有赵淩递过来的戏本子结合着戏子的表演倒是很容易就能看得懂。
  表演的形式很新奇,为了传播效率,戏本子尽量诙谐幽默,太后笑得止都止不住。
  一老一少回到海州市舶司衙门,顾潥板着一张晚娘脸,听两人说着木瓜、桂圆什么的,还以为两人出去买水果了。
  海州水果确实好吃,只是距离神都实在遥远。
  他以前吃着那些干果,感觉也不过如此,到本地之后才知道有多好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