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顾潥还没看到,就听他讲具体的工作原理和提高的工作效率。
  “还不能直接投入使用,现在纺出来的纱还不够粗细均匀,得再试试。五妹妹和二皇子殿下在研究。”
  顾潥听到这么厉害的东西竟然有自己儿子参与,感到很高兴,嘴上却说道:“方方怎么也不跟我说?”
  皇后笑道:“你那么忙,哪有空见他?”
  今年孩子一个年,大半个在女方家过,这个当爹的像是完全不知道一样。
  顾潥当然知道自己所有子女的动向,只是不知道短短一个年,他们就捣鼓出这么厉害的东西而已。
  果然年轻人干劲足,跟朝中一群只会相互推诿的老油条不一样。
  顾枋要是在这条路上走,倒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
  伴随着皇子们的年龄增长,顾潥当然考虑过别的皇子威胁太子的地位。
  尤其是作为淑妃崔氏所出的二皇子,母族势大,真的生出夺权的念头不是不可能。
  但他的江山如今一片欣欣向荣,他实在不想看到重新陷入战火。
  作为皇帝,他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作为父亲,他又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用之人,不希望像那些在文华殿混日子的皇亲国戚那样变成一个废物。
  这样很好。
  二儿媳很好。
  他正兀自感慨呢,感觉自己手上多了一支笔。
  赵淩把蘸了墨的笔塞到顾潥手上:“来都来了,您给题几个字?”
  第154章
  顾潥在赵家村不仅留下了墨宝, 还在赵家老宅里住了一晚。
  赵爷爷赵奶奶不知道顾潥一行人的身份,只知道来头不简单。
  顾潥对于这两位能够培养出来赵骅这么个优秀儿子的老人家,也感到很好奇, 言谈之间感觉虽然两人不像朝中大臣那样谈吐风雅, 但是那种豁达却让他很受启发。
  老头老太太这辈子只在大儿子身上用了最多的心, 剩下的孩子们依次递减, 减到最小的赵骅这里, 就叫儿孙自有儿孙福。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自己去做,跌了跟头也没事, 大不了回家种田。”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以前可不一样,读书多, 见识多,我们也不要用老想法约束他们。”
  “小老弟, 你看我家这些个孩子, 是不是一代比一代出息?”
  赵淩在边上端茶递水,瞥了一眼“小老弟”。
  顾潥曲起手指就想敲他一个毛栗子,一想当着人家爷爷奶奶的面不好,收回手:“老大哥说得是。”
  他大孙子就比他儿子强得多, 学走路就快, 也没平地摔,就是过年的时候刚掰断一根门槛,也不知道这父子俩究竟哪里跟门槛有仇。
  或许他也该学学这位乡间的老大哥, 有些事情该放手就放手。
  像他这次出来,交给太子监国,一路上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仿佛曾经对太子的猜忌统统都消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