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彦红笑得龇牙咧嘴的,让陆凤羽给自己磨墨,铺了纸开始作画。
  赵奶奶很新奇,凑在一边看。
  陆舟和陆蕊乖乖坐在外公身边吃糯米团子:“娘肯定是要画瑞瑞舅舅和翊舅舅。”
  等赵淩和窦荣收拾完自己,过来炕屋烘头发的时候,周彦红画的已经能看得出两人的狼狈样子了。
  赵淩看得龇牙咧嘴的:“表姐你不厚道。”又说陆凤羽,“表姐夫,你这是助纣为虐。”
  陆凤羽不以为意:“我们这叫夫唱妇随。”
  赵淩听他说起唱什么的,就顺嘴说道:“我看现在府城的茶馆和酒楼里都有说书先生,有些说的还是邸报的内容。咱们家酒楼里有吗?”别一天到晚讲小说,播报个新闻也很实用。
  杨氏说道:“没呢。上次我们去府城也看到了,挺好的。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要是咱们家也有这么个说书的,倒是很好。只是回来之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有学问的可不会当说书先生,考上个童生都能教蒙学,当先生可比说书先生体面。”
  说书先生叫先生,可不是真先生。
  但凡学问过得去一点的,哪怕不继续读书科考,在自己家开个学堂当个先生;或者去衙门谋个简单一些的差使,当个吏员;甚至是当个账房先生,都比说书先生体面,且钱多。
  泸阳县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教育资源就这样了,哪里能请得到能解读邸报的读书人来当说书先生?
  陆凤羽说道:“上次我们去东州府城逛,倒是在酒楼里听了一场,那说书先生说的倒是不错。邸报上的内容,关键倒不是讲得多精彩,而是不能偏颇,对说书先生的学问略有点要求。”
  其实解读邸报上的内容,算是读书人的基本功之一。
  作为一名官员预备役,要是连正确解读公文都做不到,那这书也白读了。
  赵淩顺嘴就说道:“十一和十二不是没事干么?反正他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每天去酒楼讲讲邸报,倒也不一定要会说书。”
  窦荣提议:“感觉更适合放在茶楼。客人们听到邸报的内容就会讨论,讨论就会多点茶水。放酒楼的话,客人们吃饱了干坐着不好。”
  “二姑父家不是有个茶楼,就在贡院对面来着。”赵淩一下就想起来了,“哎?二姑父的生意忙得过来吗?我看他一直在外面忙着收租,说是得过两天才能回家。”
  赵奶奶笑道:“哪会一年到头收租啊?就年前这段时间最忙。说邸报很好啊,去年你爹回来的时候,也跟我们讲呢。反正十一和十二在家也没什么事情,让他们去做点事情也好。”
  赵爷爷赵奶奶是岁数越大越想得开。
  子女出息,孙辈更出息。
  他们只管享福就是了,别的管那么多?
  早几年,他们还喜欢住在城里,现在他们只想待在村子里,跟一群老伙计聊天。
  一天到晚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有什么意思?
  大家聊聊国家大事,好歹村里也出了侯爷了,村里人的格局打开,眼界也得高点。
  赵爷爷也赞同:“正好让他们过年这段时间给村里人讲讲,我听听看像不像样。”
  正好赵静和赵学端着两盆刚出炉的点心过来,模样有些小心翼翼:“爷爷说什么呢?”
  赵爷爷支使:“过来,给爷爷讲讲邸报。”
  赵爷爷平时会看看邸报,主要作用是拿来跟老伙计们吹嘘,炕屋里就摆着呢。
  兄弟俩刚被嫡母训了一顿,这会儿可乖巧了:“爷爷您不是都看过了嘛。”
  “爷爷您想听哪段?我念给您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