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就那样吧。主要是当时只买得起那边。当时买房的时候没怎么看风水,倒是认真看了看周围邻居,人都还不错。千金买房万金买邻,有这样的邻居少是非。”赵骅解释,看着赵淩把黄花鱼放下,手摸上了大青鱼,还没怎么看清,三尺多长的大青鱼就被拍晕剖腹取腮,动作无比利落。
  赵淩还等着他爹讲故事呢,没见他吱声,一边刮鳞一边催促:“那你给人看的什么风水?不看阳宅,难道看阴宅?”
  “对。我还可以给人写墓志铭,一趟没几天就能赚三五两银子。主家要是大方点,能有个十两八两。”赵骅想起少年时光,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赚钱的天才,“其实给人造园子更赚钱。设计是一笔,建造的时候又是一笔。可惜造园子工期太长,耽误我读书,不划算。我只能赚最后一笔。”
  窦荣也好奇:“最后一笔?”
  “嘿。”赵骅得意极了,“你们当那些人造园子是做什么的?真当是给自己享受的?自己享受为什么不住在那儿,还得和自己家隔上一点路?”
  一说起这个,赵淩和窦荣就全都明白了。
  那必然是为了交际啊。
  就如同神都明明不适合种竹子,却还是有人非得种上一丛半死不活的细竹子一样,那都是为人际交往服务的。
  达官显贵斥巨资造园子,享受肯定是目的之一,另外一方面是借着园子邀请一些客人,谈话做事都更具有私密性。
  那么在这个信息传递相对闭塞的时代,怎么把“我有一个园子,特别特别好,欢迎大家来玩,和我交朋友”这样的消息传递出去呢?
  这时候文人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好的诗词歌赋,就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赵骅作诗很行。
  “我给人写一首诗,少则三四两,最多的一次赚了五十两。”赵骅比划出五根手指。
  “嚯!”赵淩和窦荣都很给面子的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么多!”
  “厉害吧?”赵骅把手收回来,又摇摇头,“其实我知道,那些人是借口给我送钱呢。我那会儿刚考上举人,解元。十七岁的解元有多稀罕知道不?”
  十三岁的解元看着他:“不知道。”
  “啧。你爹我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比的?我当初还是会元呢。要不是殿试……哼,不说了。”赵骅斜睨杀鱼郎儿子,别说,这手起刀落的怎么就这么利落,难道真的是钓鱼钓多了?
  窦荣想到十三岁的赵淩,表示不赞同:“水灵十三岁的时候也是……很水灵的。”
  赵骅疑惑:“淩儿十三岁的时候,你不是在凉州?”
  窦荣小声:“出了米家那档子事,我在凉州听到了水灵替米家出头,担心就跑回来了。”
  赵骅认真琢磨了一下这句话里的重点,目光渐渐犀利:“你那会儿就惦记上我家淩儿了?”
  “嗯?”赵淩表示疑惑,“这么早吗?”
  他那会儿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小朋友啊。
  不过窦荣那会儿也才十六。
  噫~黄豆。
  窦荣干脆也撸起袖子,去帮人抹各种鸡鸭鹅的脖子,菜刀玩得比大厨还溜。
  赵淩见窦荣跑了,横着挪了两步到赵骅身边:“爹,你教我堪舆。”
  赵骅拒绝:“你连作诗都教不会,还教你堪舆?你当堪舆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