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殿之上,谢明安的审视视线在众士子中扫过,最后落在了苏逸身上。
  上百贡士中,苏逸的外貌的确是最出彩的那个,就算是没拿正眼瞧他,看他的眼睛里也是一潭死水,不过谢明安神色如常,却是毫不意外这件事,仿佛早就见过对方这副样子一样。
  等谢明安落了御座,礼部官员引导众贡士进入自己的座位,行五拜三叩之礼。
  苏逸看到策问题目后抬首,乾明宗脸上挂着虚淡的笑容,眼神不眨盯着他,背后泛起一阵凉意,恍惚间竟让苏逸觉得,那皮下或许不是个人。
  或许只是花了眼,苏逸这样安慰自己。
  事实也的确如此,再抬头看过去时,谢明安已经恢复了那副威严庄重的模样。
  长呼一气,苏逸安静的阅完试卷,发现是一道关于官员贪污受贿的策问题。
  题目内容大致是:《周礼》六计弊吏,《春秋》责臣清浊。纵观经史,吏治关乎国运,而今仍有州县或存墨吏侵渔,苞苴暗行,虽斧钺频加而痼疾未除……通篇读下来,苏逸下意识从脑中搜刮解题的方法与思路,这道题无非便是从事例出发,抽丝剥茧捋清乾明宗出这道题时的想法,以及各位考官,他们想看见什么样的回答,结合每个人的观点,舍小取大,然后就事论事,切入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典故史事,总结做法阐明观点,仍旧是那套老旧的流程。
  只是苏逸读完题,连笔都有些拿不稳。
  南泽官员贪污一题,只为他准备的题目啊。
  第52章
  乾明宗是依据南泽县的贪污官员事件出了此题。
  南泽踞禹贡扬州之域, 距离京师二千三百里,气候湿热,经济发达, 船帆蔽空, 丝绸绫绢瓷器盈利众多, 又因地理位置奇特, 三江环抱,五湖星布,故每年夏秋,必遭洪水, 堤堰屡溃, 水患频繁, 每每洪水退后, 腐尸塞川,瘴疠横生。也正因如此, 吏治松弛,官府县衙常借修建堤堰之名强征赋税, 又常克扣防疫银钱,药局虚设,致疠气漫于市井。
  曾有史官记载,当年御史巡查南泽之时, 查得盐铁转运使暗通海商, 金锭盈车,瘟疫肆虐时, 司仓郎中闭籴居奇,一方“辟瘟药”价值千文。
  贫苦百姓哪里有钱去买这一方药?
  只得自生自灭,最后落得个悲惨结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