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41章 直白相问
  这算不得他们第一次谈论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或隐晦、或直接的,他们是有过这方面的探讨的。
  尽管这不论谁看,似乎都可以算得上是他们之间的某种忌讳话题了,但在某些时刻,他们其实又都没有选择避而不谈。
  但每一次的交谈好像都是不一样的,或许是时间不一样,或许是目的不一样,又或许是心境不一样,这一次同样也存在不一样。
  而这一次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或许是在曹操距离某一步真的非常近了,或许是他切实有了这份能力,也或许他长出了那颗会促使他走到这一步的心。
  面对陆离这个问题,他这一次又要如何回答呢?
  实话实说的对着对方剖开自己充满野心与变化的内里,还是虚言假意然后在未来某一天自相矛盾,当然了,他还可以选择避而不谈。
  陆离很多时候是个体贴的人,他的执拗有的时候是会为曹操让步的,被偏爱或者特殊对待的人是会有所感应的,曹操又不是什么笨蛋,自然不会感应不到。
  可如果因为如此就肆无忌惮的利用,那偏爱与特殊恐怕也不会继续存在了吧。
  曹操:伯安更想要听到一个怎样的答案呢?
  对方问他怎么想,他也问对方怎么想、
  陆离:有人曾与我言虚假美丽,真实反而丑陋,我不喜欢前者的美丽,也不觉得后者丑陋,非要说,我此时此刻更想要看到后者。
  所以明公,我现在更想要听真话。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心意相通呢,要么是曲意逢迎的谄媚讨好,要么是别有所求的注视解读,还有自以为是的我懂得,偶尔的,会有极少数的真切解,可更多时候一个人的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还是只有本人知道。
  就好像此刻,曹操以为陆离是想起了先帝,他以为这场话题更多是基于这份想起而展开的,可事实上陆离此刻近乎专注的在想着曹操。
  陆离是真的想要从曹操这里得到一个答案吗,一个自己早有预料实际上压根没有那么在意的答案,一个历史与如今的现状几乎已经书写好了的答案?
  不,他只是想要听实话,他想要诱导对方为自己费心,他想要立住自己的人设,他想要让自己成为不会被轻易放弃、处、厌恶的那个。
  陆离不太愿意过度相信有什么天然的、绝对的正面关系,就算有,那一般也不会出现在他这种倒霉蛋身上,所以要算计,要演戏,要竭尽所能抓住自己需要的、想要的东西。
  诶,这比喻与说明听起来似乎都有些暧昧了,但是君臣之间嘛,跟情人也差不多了。
  有的情人让人喜欢,有的情人让人只想要抛到一边,这就是各自手段的不同了。
  说起来也是有趣,陆离前世加今生单身了六十多年,在这方面却近乎无师自通,反观有些人,明明妻妾成群,却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在这方面的不开窍呢。
  陆离看着曹操,等待着对方给出的答案。
  如果依旧是过去的想法,曹操不会有任何的迟疑,可他此刻却在思索,这似乎本身就已经代表一种答案了。
  而曹操没有用这种答案来敷衍陆离,他很是认真的望着陆离,却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
  这回答实在是充满了两面性,你可以解读为对方是大汉的忠臣,天下都是大汉的领土,他这个管一方领土的人自然也是大汉的臣子。
  可换个角度的话,拥有了这么多土地的他是不是也称得上是王了呢,那些属于他的谋士们正在管的土地不都是属于他的吗,他们是他们的臣子,所以他是王,他的谋士们是王臣。
  曹操想要表达的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陆离没有猜测,没有解读,只是继续看着他,好像在等待对方的未尽之语。
  可是曹操没有继续说,那么陆离索性自己开口继续问道道:维清缉熙,文王之典?【2】
  明公你是想要效仿文王吗?
  陆离隐约记得,历史上的曹操曾经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