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觉得五年计划赶了些,八年如何?
  明明是要往多了说,可说着说着,陆离就差来上一句五年太长,一年可好,我们要只争朝夕。
  好像被人追着跑的曹操:
  伯安,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着急。
  曹操: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如今荆州尚未得,若说更多实在虚浮。
  今日一路而来,以伯安之见,比之当年从洛阳至乐安郡如何?
  陆离沉默一瞬,道:胜之颇多。
  毕竟当年陛下带头搞钱,怎么还能指望底下人一个个尽忠职守呢。
  但邺城这边别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在治方面还是很认真的。
  陆离:我若说这里面至少有本初一半的功劳,明公可认可?
  曹操是真的没想到今天会听到这话,不过这是事实,他倒也不至于不认。
  曹操点头,然后就听见陆离说:明公你瞧,本初将此地经营的甚至胜过当年洛阳周边情况,不可谓不尽心尽力,但他输了,他死了,明公诚恳愿意实事求是,可世上显然并非人人皆为明公这般的英雄人物。
  陆离是在夸奖曹操吗?
  是的。
  可隐藏在这番夸奖下面的,是对于失败者下场的描述。
  你看,袁绍失败了,所以哪怕他有功劳,除了如明公这般的人,其他人都是不认的,而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如明公这般呢?
  袁绍作为领头之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他手下的一众文武了。
  虽然这话似乎带着几分偏激与悲观,可任谁都不能不承认这就是事实。
  曹操走到如今,尤其是在战胜袁绍之后,没少听相关的歌功颂德的话,到了邺城之后,更是切切实实的有人将袁绍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的到来。
  可这番话解起来,似乎陆离是担心自己的名声可能会随着曹操的失败而受损,但他若当真是一个在意名声在意到会改变性子的人,当年压根就不会选择曹操。
  曹操这次算是亲身体验过劝阻钻牛角尖的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了,当然了,这半点不会影响日后他在面对某些劝谏时的我行我素。
  眼看着就连陆离最为在意的百姓都无法劝阻对方,甚至陆离有关这般做时为了百姓也有着一套自称逻辑的道在,曹操索性问起了对方的五年计划。
  曹操:伯安言一年得荆州,操却不知这一年到底如何得来的?
  这荆州自然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说实在话,陆离哪怕说他早早就已经在荆州内部安排好人了,曹操都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
  事实自从陆离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为由,暴露了自己在胡人那边的布置,曹操觉得现在陆离做出什么事情来,自己都不会惊讶了。
  然而有些话可能真的不能说得太满,陆离给了个眼神,好似在说这不应该是明公你跟你的军师们要考虑的事情吗?
  至于为什么我信誓旦旦的说一年,那当然是为了给自己定个世间催一催你们啊。
  众所周知,高考倒计时还有三年与高考倒计时还有一百天,考生展现出来的态度绝对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陆离不可能真的半点计划都没有,就单纯给个时间让他们赶紧努力,这跟拿着鞭子鞭策老板干活有什么区别。
  虽然以他们之间的关系,陆离对待曹操时不至于诚惶诚恐的,但也不能毫无边界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