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 / 3)
可是陛下,你难道是先帝吗?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继承的。
不说陆离对刘宏的忠诚本也没有多么牢靠,便是有,以他的性格也绝不可能无条件的沿袭到下一代的身上。
真要说陆离对先帝美人之说的解,他认为对方是在说他这张好看的脸是真的,看看这个也就得了,真指望太多,那就不免天真了。
当然了,这属于陆离的个人解读,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话语的隐藏意思有或者没有,有又是什么,怕也只有说这话的先帝自己清楚了。
刘协又问:侍中对皇兄多有照料,便是面对董卓这般穷凶极恶之人,也能从对方手中保住皇兄、母后性命。
朕同为先帝子嗣,侍中可一视同仁否?
有关这个问题,他们之前一直玩的是心照不宣,却不曾想如今面临可能要被丢在许昌的情况,刘协倒是直接开口问出来了。
陆离其实挺能解这个的,毕竟冷暴力与冷处的威力,有的时候不亚于拳脚相加带来的伤害。
解归解,陆离不可能给出一个绝对的回答,让对方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什么保命底牌。
陆离:臣昔日与袁本初有旧,旧友亡故,欲从司空手中保一二血脉,却不得允。
臣能救弘农王于董卓毒手,不过出其不意而已,并无完全把握,只求竭尽所能。
弘农王未惹凶徒,却招杀身之祸,天亦怜之,方叫我得以成功。
他看向刘协:陛下今日此问,臣却不敢应承。
刘协看向底下站着的,好似对自己毕恭毕敬的臣子,对方做着最为有礼的姿态,却又直白地说着会见死不救的话语。
或许是面对的失败已经足够多了,此刻刘协心中反而很是平静。
若是对方会应承,今日他们或许也不必走到这个地步。
从一开始陆离其实就没怎么对他隐瞒过自己的想法,他从未真正摆明车马的站在他这边。
所以如今面对这个结果,刘协有种意料之内的平静。
刘协也是见识过曹操这个后来者是如何又争又抢的,如果自己争不赢,那么为什么不为自己的皇考争上一争呢。
你说我不是先帝,所以不会将先帝的恩义延续到我身上,可如果是先帝本人呢。
死人是没有办法争的,但是活人可以帮他争。
刘协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追忆道:我曾听父皇与侍中言语陪葬皇陵之事,不知侍中可还记得?
对方这话一问出来,陆离立刻就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了。
陆离:臣不曾忘。
刘协:侍中记得昔日言语,却不知父皇日后可能等到守约之人?
陆离看着刘协,对方明显是知情却又不知详情,以至于认为关于陪葬皇陵的事情,是他们已经约好了的。
可实际上虽然有过相关言语,但要说已经约好,那倒也不至于。
就纯粹是活着的时候提过几次,可直到对方去世,这件事情都没有明明白白的定下来。
约定本身便没有,守约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返回顶部↑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继承的。
不说陆离对刘宏的忠诚本也没有多么牢靠,便是有,以他的性格也绝不可能无条件的沿袭到下一代的身上。
真要说陆离对先帝美人之说的解,他认为对方是在说他这张好看的脸是真的,看看这个也就得了,真指望太多,那就不免天真了。
当然了,这属于陆离的个人解读,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话语的隐藏意思有或者没有,有又是什么,怕也只有说这话的先帝自己清楚了。
刘协又问:侍中对皇兄多有照料,便是面对董卓这般穷凶极恶之人,也能从对方手中保住皇兄、母后性命。
朕同为先帝子嗣,侍中可一视同仁否?
有关这个问题,他们之前一直玩的是心照不宣,却不曾想如今面临可能要被丢在许昌的情况,刘协倒是直接开口问出来了。
陆离其实挺能解这个的,毕竟冷暴力与冷处的威力,有的时候不亚于拳脚相加带来的伤害。
解归解,陆离不可能给出一个绝对的回答,让对方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什么保命底牌。
陆离:臣昔日与袁本初有旧,旧友亡故,欲从司空手中保一二血脉,却不得允。
臣能救弘农王于董卓毒手,不过出其不意而已,并无完全把握,只求竭尽所能。
弘农王未惹凶徒,却招杀身之祸,天亦怜之,方叫我得以成功。
他看向刘协:陛下今日此问,臣却不敢应承。
刘协看向底下站着的,好似对自己毕恭毕敬的臣子,对方做着最为有礼的姿态,却又直白地说着会见死不救的话语。
或许是面对的失败已经足够多了,此刻刘协心中反而很是平静。
若是对方会应承,今日他们或许也不必走到这个地步。
从一开始陆离其实就没怎么对他隐瞒过自己的想法,他从未真正摆明车马的站在他这边。
所以如今面对这个结果,刘协有种意料之内的平静。
刘协也是见识过曹操这个后来者是如何又争又抢的,如果自己争不赢,那么为什么不为自己的皇考争上一争呢。
你说我不是先帝,所以不会将先帝的恩义延续到我身上,可如果是先帝本人呢。
死人是没有办法争的,但是活人可以帮他争。
刘协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追忆道:我曾听父皇与侍中言语陪葬皇陵之事,不知侍中可还记得?
对方这话一问出来,陆离立刻就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了。
陆离:臣不曾忘。
刘协:侍中记得昔日言语,却不知父皇日后可能等到守约之人?
陆离看着刘协,对方明显是知情却又不知详情,以至于认为关于陪葬皇陵的事情,是他们已经约好了的。
可实际上虽然有过相关言语,但要说已经约好,那倒也不至于。
就纯粹是活着的时候提过几次,可直到对方去世,这件事情都没有明明白白的定下来。
约定本身便没有,守约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