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人,人话不会说,张口就是骂,每次都骂不过,但下次还来骂。你说他们不欠虐,谁信?
  这帮人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宋知南那个理论的正确性。
  除了评论家,全国各地的读者也给宋知南写信,出版社和杂志社收到几麻袋信。
  宋知南没法一一看完,就让宋冬宝先筛选一遍。她挑拣一些有代表性的信回复到报纸或杂志上。
  宋知南骂完人,处理完杂事,请老周、吴总编、钱梦秋、李群英格羽等人吃饭,以示庆祝。
  席上,大家推杯换盏,笑声不断。
  大家纷纷祝贺宋知南:“宋老师,祝贺你。”
  “你好好休息一阵,再开始新的长征吧。”
  就连小要文也用汽水瓶跟宋知南碰了一下杯:“南姨,你以后要经常得奖哦。”这样她就可以经常下馆子了。
  宋知南笑着说:“谢谢要文同志的鼓励,我一定会再接再厉。”
  要文挺喜欢这个称呼,显得她像个大人,她郑重地对其他人说:“以后,你们都叫我要文同志吧。”
  大家齐声大笑。
  钱梦秋认真地问:“宋老师,您说您的作品有可能获得第三次茅奖吗?”
  宋知南摇头:“不大可能了。我获奖两次,已经开始有人质疑茅奖评委会了。”
  获得两次,她已经很知足了,得给后面的新人留出机会。她可不能像有些老登似的,自己上了车门,就把车门焊死不让别人上。
  李群英问:“你有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尓文学奖?”
  “不大可能。诺奖要的不是我这种风格的。它的政治性大于文学性。我觉得什么奖项都比不上读者的认可。他们才是我的衣食父母啊。”
  大家笑道:“你说得对。”
  吃完饭,其他人都回家去了。宋冬宝带着要文去公园溜冰。
  李群英宋知南格羽罗静林四人沿着马路,慢慢往回走。
  格羽已经走出情伤,她失恋后灵感大爆发,去年刚出了一本诗集,宋知南亲自给写的序言。
  罗静林的短篇小说《妈妈上学》获得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她还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女人的山》。
  罗静林比宋知南小一岁,今年也29了。家里天天催她找对象。她试着谈过两个,都不欢而散。
  文化圈的男人,她是看透了,不想沾染。别的圈子的,她认识的又不多,还有就是对方也不太理解她。
  她认识了一个搞科研的,对方一听说她时间自由,就欣喜地说:“那可太好了,家里的事以后都归你管了,我正好专心搞研究。”
  罗静林瞪大眼睛:“我是作家,我不需要时间写作吗?”
  对方不以为然地说:“你抽空写就是了,写作不像我们科学研究,又不用费什么脑子。”
  罗静林冷笑道:“就你这种脑子还搞科研呢?别把我国的科研搞退步了。”
  这次依旧是不欢而散。
  她29岁了,明年就30岁了。父母亲戚经常提醒她,有些朋友也经常提醒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