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如果盛世不在,乱世将启,那这些隔着肚皮的忠诚之人,肚皮之下藏着的究竟是一颗怎样的心,就很难知晓了。
  “乱世,为国家筛选出了一批真正的忠义之士。”
  达奚珣瞪着天幕,目眦欲裂。
  他愤怒又心虚。
  天幕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他扣上了背叛的帽子!
  他只知愤怒,却并不敢去探究自己心里余下的心虚由何而来。
  他不敢把自己代入到国家将灭的情境之中,他怕自己做出和天幕一样的选择,那样就真的把罪名给坐实了。
  达奚珣愤怒过后,是说不尽是颓然。
  和叛国扯上的关系,他此生仕途也就走到这里了。
  【背叛大唐的人是达奚珣,河南洛阳人。他姓达奚,字子美,跟杜甫是一样的字。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协助封常清抵御叛军,最后兵败,投降于安禄山。】
  天幕一锤定音,将背叛之人姓甚名谁,祖籍何处都给说了出来。
  李隆基意味不明看了达奚珣一眼,而后不再将过多的目光放在他身上。
  大唐需要人才,但是大唐不缺人才,但凡有可能随时背叛大唐,投靠逆贼的,都不应当坐在高位之上。
  对大唐对李唐皇室无任何忠诚的人,他怎么敢用。
  但达奚珣毕竟没有干出背叛之事,所以他罪当然不至死,或是流放。但此后升迁是万万不可能了。
  达奚珣被李隆基这一眼,看的心惊胆战,他彻底低下了自己的头。
  [他不配跟我的杜子美同样的字。]
  [呜呜呜,他跟杜甫比实在是差远了。]
  [我真的会难过,杜甫心为天下百姓,他担得“诗圣”的名头。]
  [佛、鬼、豪……这些都是风格,但杜甫他是圣人啊。]
  [背叛大唐的人别来碰瓷我杜甫。]
  李隆基看了又看,把天幕的话颠过来倒过去的细品。
  他开始着急了。
  收回刚刚的话,收回刚刚不缺人才的话,他缺啊,名声放在未来都要抖三抖的“诗圣”杜甫,他怎么能不缺呢?
  那是千年都难得一遇的奇才啊,他怎么能不缺呢!
  李隆基往王维的方向看了看,以眼神询问他:你既然是“诗佛”,跟杜甫有着差不多的名号,肯定是跟杜甫参加同一轮评选的。你在长安这么久了,跟杜甫做好朋友了吗?
  王维完全没看懂李隆基眼里的深刻含义。
  内容实在太多,他看不懂。
  王维看不懂,但是贺知章看懂了。
  于是贺知章看着李隆基,欲言又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