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难道是因为他老了,丑了?
  杨国忠摸着松了的脸皮,陷入了沉思。
  【杨国忠掐不过安禄山,所以他去跟李隆基告状了,他告状的理由也是一个足以把安禄山给打趴下的理由。谋反。】
  【我们想想之前的张说,还有被李隆基杀掉的三个儿子,张说因为搞厌胜之术的罪名而有了牢狱之灾,靠弟弟一只耳朵才换来一线生机。李隆基那三个儿子,仅仅是交往过于密切的了,就被李隆基给弄死了。他们在李隆基眼里,是疑似谋反,而并非是彻底谋反,甚至是他们的罪名都十分隐晦。但现在,杨国忠他敲锣打鼓直白地告诉李隆基,安禄山要谋反了!】
  【这当然不是杨国忠随口瞎掰,他虽然傻,但是也知道凡事都讲究一个证据。既然他把这事闹到李隆基那里,就得拿出强有力的,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
  【杨国忠确实拿出来了。】
  [都拿出证据了,李隆基不信?]
  [我是真的会气死!气死!]
  [先看看杨国忠拿出什么证据吧,我对杨国忠的能力是抱怀疑的态度的。]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隆基:就是现在,一拳,把自己锤死!
  杨国忠这奸诈小人都看着了安禄山想要谋反的心,他一个皇帝,看不到?
  太扯淡了。
  李隆基心里气不顺。
  既然安史之乱会发生,那就说明,他并没有听杨国忠的。
  李隆基无语望天。
  他这是怎么回事,不该信的话拼命信,该信的话,他是一句都不听啊。
  算算年份,他那会也老大不小了,说不准半截身子都该入土了,怎么还玩起了叛逆呢。
  安禄山阴恻恻看着一边的杨国忠。
  就是你,告我谋反?
  坏我大事!
  杨国忠理亏。
  不敢说话。
  【杨国忠究竟是用了哪些理由,来支持安禄山某法的这个观点呢?】
  文武百官都翘首以待。
  是啊,杨国忠究竟发现了什么?能给安禄山扣这样大的帽子,想必是发现了些极大的事吧?
  【安禄山从年轻的时候就有个习惯,有能力且愿意归顺他的俘虏,他是不杀的。于是杨国忠告状了:“禄山养同罗、奚、契丹俘虏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他恨不得摇晃李隆基的脖子,在他的耳边摇旗呐喊,你看啊你看啊,安禄山偷偷养壮士,他不正常!】
  [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就这?]
  [我以为杨国忠要爆个猛料呢。]
  [说起来,这很像那些天天说要爆料的狗仔,我等的真心实意,最后给我爆出个十八线开外的艺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