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天幕说的“侍寝的幸运儿。”
  众妃嫔:……
  【再来看《长恨歌》的这一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描述的是杨贵妃进宫后的场面。从被选作李隆基的妃子,直接跳到了宫中回眸一笑的描写,白居易将杨贵妃进宫的过程给隐去了。我们能在《长恨歌》中看到的被选作君王身侧之前的描写,仅仅只有一句“天生丽质难自弃”。所以这句话被被很多人认为是春秋笔法,这里要突出的不是杨贵妃“天生丽质”的魅力,作者想要突出的,实际上是“难自弃”。这句话意有所指,暗含杨玉环进宫的真相。】
  [我只知道李隆基他抢儿媳,我不知道里面的细节啊。]
  [古代写诗也是高危职业啊,写的不好就容易坐牢。]
  [所以有那种文字狱。]
  [越是忌讳真相,就越是想掩盖真相。]
  坐姿慵懒的武惠妃慢慢坐直了身子。
  王皇后也更认真了。
  关于杨贵妃是如何进宫的任何细节,她们都想知道。
  这里面或许隐含着改变未来的契机。
  【我们没有办法从这首《长恨歌》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了,但史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旧唐书》的记载是:“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
  【《新唐书》的记载是:“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
  【新旧唐书里面对这一事件的描写究竟差在哪里呢?差在李隆基对杨玉环心怀不轨的时间点上。《旧唐书》说,杨玉环是穿上道士服后和李隆基相见。即李隆基是在杨玉环出家后,才对她动的心。】
  【《新唐书》说,先是有人跟李隆基讲,杨贵妃姿色风华绝代,纳入后宫再好不过。李隆基动了心思后,寿王妃才摇身一变,成了出了家的道士,法号太真。】
  【《长恨歌传》中认为和李隆基推荐杨玉环的人是高力士。】
  李隆基羞愤看了高力士一眼:乱推荐!
  高力士腿都软了。
  他哪里有这个胆子啊!
  李瑛眼中兴味更浓,父亲身边最得宠的宦官?
  他拍拍萝卜头,不着调地拿自己父亲的荒唐事来出题考自己的儿子:“小倩郎猜猜,给你皇爷爷找美人儿的这个人,是不是高力士?”
  李倩摇头:“议论长辈,非君子所为。”
  李瑛“啧”了一声:“这并不是议论长辈,天幕讲的事情是真是假都不一定,天幕还说你老子要死了,我这不好好活着呢。”
  一向严肃的糯米团眼睛里终于有了几分担忧和一点恐慌。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在现在的他眼中,阿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这是他的父亲。
  李倩的声音也带上了感情,夹杂着几分稚童独有的软糯:“阿耶不死,阿耶长命百岁。”
  李瑛心中一暖。
  这儿子没白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