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严挺之顾念旧情, 在明知道前妻的现任丈夫有罪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解救他。有时候,人的命运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严挺之一念之差, 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林甫正愁找不到机会下手,现在机会有了。所以李林甫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隆基,希望能严惩严挺之。】
  【严挺之是张九龄的人, 所以在李隆基问张九龄, 应该如何处置严挺之的时候, 张九龄护住了他。张九龄说:“严挺之和这个刺史贪污案没有关系, 贪污的人并非是严挺之,且严挺之的前妻已经跟他没有感情了,这事怎么都怪不到严挺之的头上。”】
  【这话李隆基是不信的, 严挺之要是没感情为什么出手相助?他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知道那刺史犯罪了,还要帮他开脱,这简直就是在助纣为虐,要他看严挺之根本没有把大唐的律例给放在眼里。】
  严挺之一拍脑门。
  要命了。
  “助纣为虐。”
  “没有把大唐的律例放在眼里。”
  这两个罪名哪个都不是他能担当的起的。
  李公虎视眈眈找他的错处, 他这么会明知错而犯错呢?
  难道天幕里的他是真的完完全全没有把李公放在眼里?
  看来天幕说李公记仇这件事是真的。
  宇文融对李林甫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简单啊。
  但是也不怪李林甫记仇。
  宇文融撇了撇嘴。
  严挺之他干的那能叫人事吗?
  位置没有李林甫高,能力也没有李林甫出众的, 天天就知道看不起那些没文化的人。
  被没文化的人咬一口的滋味不好受吧?
  没文化的宇文融难得共情了李林甫。
  并且对严挺之表示了不屑。
  【不仅严挺之有错, 张九龄也有错。严挺之错在明知刺史有错, 却依旧要帮他解除牢狱之灾。张九龄错在明知严挺之有错, 依然要在李隆基的面前为他开脱。所以李隆基回答张九龄:“虽离乃复有私。”】
  【表面意思是说, 严挺之和他的前妻已经离婚了, 但是严挺之依旧有私心。实际这话也是一语双关, 在点张九龄。严挺之有私心, 你张九龄身为宰相偏袒犯错的严挺之, 更是有私心。】
  【帝王最忌讳臣子之间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上一个一定要护着自己手下的大臣,姚崇已经是前车之鉴,但很显然,张九龄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所以这个非常小的刺史贪污案,被李隆基的一句话上升为结党营私案,紧接着张九龄就被罢相了,李林甫顺势而上,成了最大的赢家。】
  [啧,结党营私,有了在这个罪名政治生涯算是完了。]
  [姚崇当时就是要保那个贪污的小吏。]
  [严挺之还是挺糊涂的。]
  张九龄明显惊诧了。
  天幕说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他设想过许多种自己被李林甫扳倒的情境,但被安上“结党营私”的罪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