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2 / 3)
几台巨大的机器一半深入无光的海水中,另一半露在外面。安静得死寂的萧条海面,黄昏的日光掠过,唯有这些机器在如常运转了。
几个值守的人见到叶淼淼,高兴道:“老大来了!他们刚刚下水呢!”
叶淼淼点头,蹲在一边等待。
她突然发现什么,招呼了一个人过来问:“海平面上升了?”
那人什么也没看出来,含糊回:“可能是机器下水的缘故?”
多大的机器下水,都不太可能引起整片海的水域上升。叶淼淼蹲在上次蹲过的地方,彼时她留下的痕迹已经沉没到半个胳膊深的海水以下了。
“是海平面上升了。”叶淼淼极其肯定,甚至已经有了猜测,“这是春日天堂灾难。”
第174章 诺亚方舟
李一涵出海后, 并没有看到叶淼淼。后者让值守人带了一句“挖掘能源石的重任全部交给你了,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就离开了。
她轻啐一声,虽知道叶淼淼此刻人在哪,也只洗洗澡回自家了。至于为什么不找那“好朋友”质问, 全因为她明天早上六点还要过来继续上班, 睡觉时间都不够了——
比给资本家打工还累, 真是让人牙疼。
叶淼淼出了领地, 丈量了此时此刻海平面的位置。她嘱咐值夜班的盯紧晚间的海面,一夜无异常后,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再次丈量, 海面逼近领地半米。
“是感觉有些近了,”负责守城的队长很懊恼, “但我们都以为是这两天雨下的多的缘故,哪想到...”
饿饿饿领地的城门上, 几乎所有队员都到了, 此外还有位专门研究海洋的科学家。
“下雨绝不可能影响海平面,更何况...”那名专家发表专业言论,“按照以往经验, 海平面每年上升一厘米都属于令人惶恐的程度。”
海平面上升意味着什么?
饿饿饿乃至所有的领地都属于平原式,除了特定的“丘陵”“高原”领土,所有领土的水平面都是初始的最低值。这意味着,一旦海水上升高度越过海岸线,整个饿饿饿都将被淹没。
“坏消息是, 按照这个速度,距离整个饿饿饿被淹没还差三天。”海洋专家扶了扶眼镜, “好消息是如果速度不变,三十天内最多上升三十厘米, 我们只需要准备雨靴,日常还能正常出行。”
其他人听到这话想骂爹,三十厘米都快赶上成年人小腿高了,这算是什么好消息!
一桌人眼神看向叶淼淼,却见她揉了揉额头,“没这么简单。”
至于什么没这么简单,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惶恐。
“这下诺亚方舟有用了,”叶淼淼反倒笑了笑,“先通知外交官,把海平面上升这个消息告诉诺亚方舟负责人,让他们早做准备吧。”*注1
“老大,那我们呢...”有人担忧。
诺亚方舟虽然有饿饿饿的一份,但叶淼淼毕竟不是主要负责人。要在那个本就无法装下太多人的地方竞争一席之地,被各种末日文艺作品侵染的众人,几乎可以预见到时为了一张门票会出现多么激烈的争夺。
末日到来,人们懂得最深刻的道理就是,现实永远比编剧的想象更黑暗,永远不要去揣度人性。
“我们饿饿饿这么多人,都能挤进诺亚方舟吗?”
“挤不进去也得挤啊,我更担心到时候各种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的,不安全。”
“对呀,管理人不是我们熟的,总觉得不放心。”
“干脆我们也造一个方舟得了,不就大一点的船嘛,谁没有呢。”
一桌人顺着叶淼淼的话,竟开始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起来。充分展望了未来的船上生活,抒发了看过各类末日片后的担忧。 ↑返回顶部↑
几个值守的人见到叶淼淼,高兴道:“老大来了!他们刚刚下水呢!”
叶淼淼点头,蹲在一边等待。
她突然发现什么,招呼了一个人过来问:“海平面上升了?”
那人什么也没看出来,含糊回:“可能是机器下水的缘故?”
多大的机器下水,都不太可能引起整片海的水域上升。叶淼淼蹲在上次蹲过的地方,彼时她留下的痕迹已经沉没到半个胳膊深的海水以下了。
“是海平面上升了。”叶淼淼极其肯定,甚至已经有了猜测,“这是春日天堂灾难。”
第174章 诺亚方舟
李一涵出海后, 并没有看到叶淼淼。后者让值守人带了一句“挖掘能源石的重任全部交给你了,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就离开了。
她轻啐一声,虽知道叶淼淼此刻人在哪,也只洗洗澡回自家了。至于为什么不找那“好朋友”质问, 全因为她明天早上六点还要过来继续上班, 睡觉时间都不够了——
比给资本家打工还累, 真是让人牙疼。
叶淼淼出了领地, 丈量了此时此刻海平面的位置。她嘱咐值夜班的盯紧晚间的海面,一夜无异常后,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再次丈量, 海面逼近领地半米。
“是感觉有些近了,”负责守城的队长很懊恼, “但我们都以为是这两天雨下的多的缘故,哪想到...”
饿饿饿领地的城门上, 几乎所有队员都到了, 此外还有位专门研究海洋的科学家。
“下雨绝不可能影响海平面,更何况...”那名专家发表专业言论,“按照以往经验, 海平面每年上升一厘米都属于令人惶恐的程度。”
海平面上升意味着什么?
饿饿饿乃至所有的领地都属于平原式,除了特定的“丘陵”“高原”领土,所有领土的水平面都是初始的最低值。这意味着,一旦海水上升高度越过海岸线,整个饿饿饿都将被淹没。
“坏消息是, 按照这个速度,距离整个饿饿饿被淹没还差三天。”海洋专家扶了扶眼镜, “好消息是如果速度不变,三十天内最多上升三十厘米, 我们只需要准备雨靴,日常还能正常出行。”
其他人听到这话想骂爹,三十厘米都快赶上成年人小腿高了,这算是什么好消息!
一桌人眼神看向叶淼淼,却见她揉了揉额头,“没这么简单。”
至于什么没这么简单,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惶恐。
“这下诺亚方舟有用了,”叶淼淼反倒笑了笑,“先通知外交官,把海平面上升这个消息告诉诺亚方舟负责人,让他们早做准备吧。”*注1
“老大,那我们呢...”有人担忧。
诺亚方舟虽然有饿饿饿的一份,但叶淼淼毕竟不是主要负责人。要在那个本就无法装下太多人的地方竞争一席之地,被各种末日文艺作品侵染的众人,几乎可以预见到时为了一张门票会出现多么激烈的争夺。
末日到来,人们懂得最深刻的道理就是,现实永远比编剧的想象更黑暗,永远不要去揣度人性。
“我们饿饿饿这么多人,都能挤进诺亚方舟吗?”
“挤不进去也得挤啊,我更担心到时候各种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的,不安全。”
“对呀,管理人不是我们熟的,总觉得不放心。”
“干脆我们也造一个方舟得了,不就大一点的船嘛,谁没有呢。”
一桌人顺着叶淼淼的话,竟开始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起来。充分展望了未来的船上生活,抒发了看过各类末日片后的担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