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窗外的枫花一夜之间晕了色, 在秋意蒸腾中宛若蓬蓬红云。
  沈清和案上的卷宗已经很少堆得如小山高了,工程部最近新研发出了一种防霉防虫蛀的新纸,造价尚可, 比之外头名贵的笺纸不知便宜了几何,有望在今年上市, 书院学生最先享受,各大教育超市均有销售。
  至于外销的事, 他已经盘下丹阳郡最繁华大道上的一家门店,稍加动工改造便作为清北制造的第一家线下店面。
  沈清和信手一勾, 在计划表上定下开业时间。还得把平云郡主从灰头土脸的课题中扒拉出来, 好好梳洗梳洗, 剪彩时候得背书亮个相。
  沈清和往椅背上一靠, 将几个作废的提案团成一团, 投进不远处的瓷瓶。
  清北书院已经有了头几批毕业的学生, 回乡建设, 备考科举, 返聘回校,总之干什么的都有, 沈清和并未强制学生未来都要做什么,只在毕业典礼上将‘一年清北生, 一生清北人’的口号喊了喊, 不论出身,不论归处, 人生将永远烙印上清北书院的光辉, 母校将是永远的港湾。
  顿时不少毕业生涕泗横流,哭得不知所以——
  想来若有功成名就之时,给母校的捐款少不了。
  萧玉姬的鼎力支持, 商学院学生家长的慷慨解囊,以及清北制造账面上的流水,照理说他手上已经聚集了不小一笔资产,但为了让丹阳郡本地的扫盲教育也紧跟上,这银钱怎么来的,就怎么水一样流出去。
  啪嗒一声,又一个纸团飞进了瓷瓶。
  慢慢慢,还是慢。
  沈清和叹了口气,换了个姿势倚靠。
  冰冻三尺,毕竟非一日之寒,终究还是得耐着性子等。
  不过丘泉丹阳两校区他都已经带出了几个能独立负责项目的pi,最先跟他的单伯文五个,每天泡在实验室的萧玉姬,以及院里选拔掐尖挑出的几个走单独计划的学生,加之系统自带的海量资源,研究领域尚且是大片蓝海,月月都能出好消息,不是沈清和自傲,本院的研究团队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绝对已经代表整个大雍,乃至整个世界的顶尖。
  如此优秀的学术声誉已经开始被动向全国吸引人才,谭萍朝出客等人不必多说,意料之外的还是那位宝山老人——
  沈清和原先预想要磨下这样的遗老,必得费不少功夫,未曾想萧玉姬只笑眯眯掏出一副老花眼镜,真听真看真感受,就是嘴再硬的宝山老人,如何对一个将近十年未见、清晰又美丽的世界说‘不’呢?
  于是拄杖欲走的宝山老人以‘考察门生未来教学环境’为由,硬生生在清北书院待了整一月。萧玉姬和他算‘旧识’,怀着某种要翘尾巴的小心思,展现了一些清北书院已经开发完成的小专利,把老头子潜伏大半辈子的学术热情都给激发了出来,还是百丈书院发觉一行人走了许久也不曾回来,传信才将老头子催回去。
  临走时,年过花甲的宝山老人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都能一个人杵着拐杖上马车了,走前拉着谭萍的手,没有依依惜别,嘴里倒是说着什么‘我一定会回来’的,倒叫一边尽地主之谊送人的沈清和哭笑不得。
  不过宝山老人最后一句话倒是送给沈清和本人的,虽说名义上的平云这丫头片子办的学,但这里谁是主心骨,他清楚的很,小老头镜片下的双眼折出光亮。
  他平生拜服的人屈指可数,无一不是往圣先贤,当世大才,可这小子……
  塔楼的钟声再度响起,数不清的学生出现在中心广场聚集,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宝山老人这个月已见过无数次了,那些奇巧之术尚不足令他撼然,但每每看到这一幕,他仍要感慨万千。
  有教无类,天下为公,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从前总觉得后辈良莠不齐,难堪大用,还得看他们这把老骨头的。
  也得服老了啊。
  宝山老人双手交握,突然躬身对着黑发少年一拜。
  “诶诶……?!”
  “老师!你……”
  学生呆惊!
  沈清和错愕在原地,连忙伸手去搀他。
  折煞折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