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邵院长安慰:“陶老,事在人为,就算他们暂时做不了这项决定,但知道了水土流失的后果,现在开始减少破坏也是好的。”
  “您已经为大郸尽力了,接下来就看赵鸿和大臣们的抉择了。”
  陶老微笑着点头,眼神里像撒了阳光。
  邵院长和魏璋离开老年病房后,收到了急诊发来的消息:“魏国公也醒了!”
  太好了!
  ……
  日升月落,时光匆匆。
  等景佑帝和百官们再次回到国都城时,收到了陶老的修复方案完整稿,当下又命人送了嘉奖圣旨和三十车米面粮油到飞来医馆。
  国都城及附近州府郡县的日常气温已经与夏天无异,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拉得很长。
  景佑帝回到长信宫,还没来得及看完修复方案,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司农寺试种的红薯苗在农手的精心照料下全部成活,并爬了满地的茎叶。
  茎叶可以做蒸菜、可以喂牛马,利用价值非常高。
  正午时分,文德殿外的廊下食,文武百官就尝到了清炒红薯叶这道菜,清甜爽脆,味道极好。
  景佑帝也吃了,有飞来医馆食堂的味道,难掩喜悦之色。
  如果说有什么不顺心的,那就是使团,此前说好十日内会到达国都城的外邦使团,一直都没出现,并送来消息,说是使团成员水土不服,身体抱恙。
  对于大郸人来说,去特别远的地方,水土不服可太常见了。
  所以,景佑帝收到消息也只是回了“天气多变,注意身体”就算完事。
  这已经是明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你死我活的外交颜面而已。
  同样收到了使团耽搁的消息,对被迫答应进国都城的魏璋来说,绝对求之不得。天气这么热,医院里多凉快,还有干净的卫生间,各种各样的饮料。
  然而,四月初九这一天,出现在了通往方沙城的官道上。
  王强穿越以来,巡逻时见过各种规模的车队,外邦使团的车马队还是第一次见,原来使团的规模也可以这么大。
  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一辆又一辆马车蒙着厚布,难道车上装的是传说中的贡品?
  王强是知道魏璋被邵院长抓壮丁的,一个手机把人摇到门卫:“看,使团来了。”
  魏璋没好气地接过望远镜看了又看,吐槽:“这群人搞什么?”
  “什么搞什么?”王强不明白。
  “我刚看到马车上有人向外面吐了……”
  王强皱紧眉头:“晕车?”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检验科钱主任晕所有车,包括马车,所以常备晕车药。
  魏璋勾着王强的肩膀:“这群人一路奔波,车马船不知道换了多少,都快到国都城了还晕车?”
  真晕车还没晕车药的,只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
  这种事情在出使远地,也是常有的,什么水土不服,什么染上瘴气,什么马车摔下山崖……反正在大郢,出使也意味着生离死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