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3)
“你知道石女么?”大长公主感受过飞来医馆医护们的照料和关注,所以才愿意说这件事。
“知道,”周洁听完心里乱糟糟的,“所以,你们同意赐婚,贺延年可以当众说意中人就是你。”
“是,这些事我们是在父皇面前仔细商谈的。但七妹不知,一直闹,”大长公主叹气,“自从父皇知道本宫是石女,十二岁以后就把本宫当皇子养,练得可上阵杀敌,也可主持殿试。”
“这里的辛苦只有本宫自己知道,但七妹却觉得父皇太偏心,独宠本宫一人,什么好的都是本宫的……”
周洁点头,腹诽那什么七妹公主一万字脏话,那是大长公主唯一的幸福机会!
大长公主又握住了周洁的手:“长信宫内的事,是非对错背后都是权势和利益,只是贺延年无辜受累,背上恶名,还被七妹的阿娘处了私刑。”
周洁努力忍住骂脏话的冲动。
大长公主的语气虽然平和,但也难掩愤怒:“七妹是她流了六胎以后才有的女儿,她恨贺延年入骨,恨本宫,恨父皇。”
“要不是郑国公闻讯赶去救人,贺延年已经死了。”
“父皇权衡之下废了赐婚的圣旨,夺了他的功名,此生不得为官。这是本宫对他的亏欠,也是长信宫对他的亏欠。”
“为了后宫安稳,郑国公对外宣传贺延年病死。”
“因为贺延年一事,文德殿吵翻了天,表面上是为了人间正道,内里都是为了更多的名利。”
“……”周洁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听这些,只能默默骂人。
“郑国公把他接回府中,用了大半年时间才把身体养回来,重金聘他做幕僚,一是他真的有才,二是怕他愤懑难当被奸人所用,做好了养他一辈子的打算。”
“他意志消沉,一计不出,一言不发,与其他幕僚的关系极差,轻则争执;重则动手。”
“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是旁人对手?好在其他人知道他大病初愈,动手也只是点到即止。”
“直到有一日,府中设宴饮酒玩投壶,贺延年的双臂落了病根,投壶玩得很差,一直被罚酒,喝到后来都神智不清了,从投壶改成射壶。”
“刚好本宫、郑王和魏王从此间经过,如果不是本宫躲得快,也就无今日之事了。”
“满座皆惊,贺延年当时就被押进柴房里锁起来,按大郸律,刺杀、刺杀未遂或误伤皇室,皆是死罪。”
“本宫等他清醒以后,明确告诉他,本宫不会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过去恩怨一笔勾销,留在这里当好幕僚。”说到这里,大长公主停顿片刻。
周洁听着听着,觉得时间过得既慢又飞快,大长公主与贺延年的故事太曲折起伏了。
“三个月后,边境战事骤起,大郸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战争。”
周洁听大长公主说了许许多多,才知道大郸的战事非常多,好不容易各边境都平定下来,大长公主带伤回国都城,郑国公大病一场,魏国公有一年半都在养伤。
大长公主的身体时好时坏,未能护住赵鸿的阿娘,始终心存愧疚,所以听说赵鸿要被送出国都城的消息,与郑国公魏国公一起寻摸可以随行教导的老师。
真正出行的那日,将赵鸿抱上马车的就是贺延年。
虽然他不打算生儿育女,但真心喜欢孩子。
国都城万胜门外,贺延年抱着赵鸿坐在马车里渐渐行远,大长公主站在高高的城门上,知道这一别死生不再相见。
大长公主说完,眼神和脸庞都没有任何微小的变化,但周洁能看出她内心的感慨和喜悦。
急诊是个一天看尽悲欢离合的地方,周洁当“树洞”听病患和家属心事也很多年,就连在大郢都能为贵女贵妇们排忧解难,现在……只有“词穷”二字。
“树洞”也累了。 ↑返回顶部↑
“知道,”周洁听完心里乱糟糟的,“所以,你们同意赐婚,贺延年可以当众说意中人就是你。”
“是,这些事我们是在父皇面前仔细商谈的。但七妹不知,一直闹,”大长公主叹气,“自从父皇知道本宫是石女,十二岁以后就把本宫当皇子养,练得可上阵杀敌,也可主持殿试。”
“这里的辛苦只有本宫自己知道,但七妹却觉得父皇太偏心,独宠本宫一人,什么好的都是本宫的……”
周洁点头,腹诽那什么七妹公主一万字脏话,那是大长公主唯一的幸福机会!
大长公主又握住了周洁的手:“长信宫内的事,是非对错背后都是权势和利益,只是贺延年无辜受累,背上恶名,还被七妹的阿娘处了私刑。”
周洁努力忍住骂脏话的冲动。
大长公主的语气虽然平和,但也难掩愤怒:“七妹是她流了六胎以后才有的女儿,她恨贺延年入骨,恨本宫,恨父皇。”
“要不是郑国公闻讯赶去救人,贺延年已经死了。”
“父皇权衡之下废了赐婚的圣旨,夺了他的功名,此生不得为官。这是本宫对他的亏欠,也是长信宫对他的亏欠。”
“为了后宫安稳,郑国公对外宣传贺延年病死。”
“因为贺延年一事,文德殿吵翻了天,表面上是为了人间正道,内里都是为了更多的名利。”
“……”周洁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听这些,只能默默骂人。
“郑国公把他接回府中,用了大半年时间才把身体养回来,重金聘他做幕僚,一是他真的有才,二是怕他愤懑难当被奸人所用,做好了养他一辈子的打算。”
“他意志消沉,一计不出,一言不发,与其他幕僚的关系极差,轻则争执;重则动手。”
“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是旁人对手?好在其他人知道他大病初愈,动手也只是点到即止。”
“直到有一日,府中设宴饮酒玩投壶,贺延年的双臂落了病根,投壶玩得很差,一直被罚酒,喝到后来都神智不清了,从投壶改成射壶。”
“刚好本宫、郑王和魏王从此间经过,如果不是本宫躲得快,也就无今日之事了。”
“满座皆惊,贺延年当时就被押进柴房里锁起来,按大郸律,刺杀、刺杀未遂或误伤皇室,皆是死罪。”
“本宫等他清醒以后,明确告诉他,本宫不会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过去恩怨一笔勾销,留在这里当好幕僚。”说到这里,大长公主停顿片刻。
周洁听着听着,觉得时间过得既慢又飞快,大长公主与贺延年的故事太曲折起伏了。
“三个月后,边境战事骤起,大郸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战争。”
周洁听大长公主说了许许多多,才知道大郸的战事非常多,好不容易各边境都平定下来,大长公主带伤回国都城,郑国公大病一场,魏国公有一年半都在养伤。
大长公主的身体时好时坏,未能护住赵鸿的阿娘,始终心存愧疚,所以听说赵鸿要被送出国都城的消息,与郑国公魏国公一起寻摸可以随行教导的老师。
真正出行的那日,将赵鸿抱上马车的就是贺延年。
虽然他不打算生儿育女,但真心喜欢孩子。
国都城万胜门外,贺延年抱着赵鸿坐在马车里渐渐行远,大长公主站在高高的城门上,知道这一别死生不再相见。
大长公主说完,眼神和脸庞都没有任何微小的变化,但周洁能看出她内心的感慨和喜悦。
急诊是个一天看尽悲欢离合的地方,周洁当“树洞”听病患和家属心事也很多年,就连在大郢都能为贵女贵妇们排忧解难,现在……只有“词穷”二字。
“树洞”也累了。 ↑返回顶部↑